伯乐头条专讯:中国外交部于7月1日宣布,正式对菲律宾前参议员弗朗西斯·托伦蒂诺(Francis Tolentino)实施制裁,理由是其“在涉华问题上行为恶劣”。托伦蒂诺将被禁止进入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地区。
这是中方近年来首次就前任外国高官的言行公开采取“拉黑”行动,释放出强烈的外交信号。外交部发言人郭家坤在记者会上指出,托伦蒂诺等少数政客“为个人私利,在涉华议题上恶意操弄,严重破坏中菲关系”,中方对此“绝不容忍”。
从地方市长到“黑名单政客”
托伦蒂诺生于1960年,是菲律宾政坛一位长期活跃的政治人物和律师。他曾任塔盖泰市市长长达三届、马尼拉大都会发展局主席、杜特尔特政府政治事务顾问,并在2019年当选参议员。2024年,他成为菲律宾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政治声望一度居高。
在对华立场上,托伦蒂诺始终态度强硬。他是《菲律宾海域法案》和《群岛海道法案》的主要起草人,主张强化菲律宾对西菲律宾海(中国称南海)的主权主张,曾公开批评中国“干扰渔民、从事间谍行为”。
正是因为这些言论,中方将其归为“反华政客”之一,并在此次宣布制裁时点名批评。
“被拉黑是我的荣誉”
面对中国的制裁,托伦蒂诺本人不仅毫无回避,反而声称这是“荣誉的象征”,表明他将继续“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他在回应中表示:“任何外国势力都不能让我噤声,也无法削弱我捍卫主权的意志。”他还表示将继续推动对“外来间谍”与“潜伏人员”的定期审查。
这一表态,虽然在菲律宾国内部分民众中赢得掌声,却也让中菲之间本就紧张的外交局势再次升温。
背后的托家王朝:从政治到地产
托伦蒂诺家族在塔盖泰市和卡维特省影响力深厚,父亲曾任市长长达26年,弟弟现为众议员及奥委会主席。子女、孙辈分别担任议员、市长、副市长等职位,家族式权力网络覆盖多个层级。
除政治资源外,该家族在经济领域也布局庞大,涉足房地产、酒店、餐饮、旅游等多个行业,拥有多家企业与高档物业,包括Tagaytay Brewing Corporation与多个精品酒店项目。其家族资产与地方经济利益交织紧密。
封杀动作传递了什么?
这次对托伦蒂诺的封禁,是中国近年来少有的针对“前高官”的强硬表态。外交部的措辞中,“行为恶劣”“不可接受”字眼直指态度,也意在划清“利益操弄”与“合法分歧”的界线。
在当前南海局势紧张、中菲关系复杂的背景下,这一事件对菲律宾政界乃至区域政治都将产生警示效应。某种程度上,中方此次“出手”,也是在提醒地区各方:玩火者必自焚,舆论操弄不是外交工具。
对于在菲律宾从事生意、投资、就业或其它行业的人群而言,这类事件虽然看似“远在高层”,但其实传递了清晰信号:
• 涉华议题敏感升级,不当发声可能带来实际限制;
• 国家之间的外交态度变化,也可能波及签证、经商环境、人员流动;
• 保持低调、遵守规则,是避免“无妄之灾”的最佳策略。
人在异国,更应珍惜“可控的安全感”,与其去追逐博眼球的高调立场,不如走正道、懂规则、避风险,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