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近期,多起中国留学生陷入境外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件曝光,引发各界高度关注。不法分子假冒中国“公检法”机关,以所谓“涉跨国刑事案件”为由,威胁受害人需尽快“回国交保释金”,否则将被“全球通缉”“终身留案”,诱导其孤身回国,亲自将现金或贵重物品交付给接头人。
这类诈骗通常打着“国家机密”“涉密办案”的幌子,强迫受害人切断与亲友、驻外使领馆的联系,制造孤立无援的恐慌氛围。诈骗分子通过长时间的视频通话、虚假文件、假冒证件等方式持续“洗脑”,让受害人相信自己确实“涉嫌大案”,从而放弃质疑与抵抗。
令人震惊的是,这类诈骗往往规避传统银行系统与转账监控,诱导受害人进行线下现金交易、购买黄金、虚拟货币转账等方式完成“保释金”支付。一些留学生在回国途中,甚至在机场、酒店等地直接被“接头人”取走巨额现金。
警方提醒,**真正的执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远程办案,也不会要求个人携带巨额现金当面交付,更不会阻止你与亲属或使领馆沟通。**遇到可疑情况应立即中断通话,保存证据,并向中国驻外使领馆或当地警方求助。
目前,该类案件已呈多点高发趋势,亟需全社会共同提高防范意识,尤其提醒在海外留学、务工、旅游的中国公民切勿轻信“远程办案”“视频审讯”“回国自首”等荒谬说辞,避免陷入骗局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与精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