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表面佛系,实则撕裂:泰国“性都”标签从何而来?
2025-7-14 15:40
头条新闻
1434

伯乐头条专讯:提起泰国,除了热带海滩、佛寺与美食,最让游客“记忆深刻”的,或许就是它那触目皆是的风俗产业——Go Go Bar、租妻、成人表演……为何这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却成了全球最知名的“性旅游天堂”?追溯这背后的真相,其实与美国密不可分。

 

风俗业并非泰国的“原装产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泰国社会保守、佛教戒律严格。但这一切在1955年至1975年的越南战争中被彻底改变。当时,美国出兵越南,长达20年的战争使美军需要寻找一个“远离战火、便于补给”的后方基地,泰国成了最佳选择。

 

于是,大批美军驻扎曼谷,每年有超过2万名士兵轮流来泰“休整”,并带来了高达1600万美元的消费支出。大量需求的背后,是风俗市场的爆炸式扩张——从1957年约2.1万名从业人员,暴增至40万以上,仅仅数年间增长了近20倍!

 

最初,这些风俗女被称为“服务人员”,不少人甚至发展出与美军之间的感情,但随着战争结束,大多数士兵“提了裤子就走人”。留下的,除了破碎的感情,还有无数混血孤儿,以及已经无法脱身的“肉体经济”。

 

随着美军撤离、援助终止,泰国政府顺势将这个原本是战争“副产品”的行业,整合进国家旅游发展战略中,并大力推广“东方神秘风情”。一度,泰国甚至领先中国,成为“亚洲四小虎”之一,靠着风俗旅游赚得钵满盆满。

 

然而,这种经济结构本身存在天花板,政府近年来开始发展制造业和高科技,但风俗业已根深蒂固。据估计,仅曼谷一地涉及此类行业的人数就超过百万,其中包括舞娘、按摩女、外围女等不同角色,整个体系已难以根除。

 

而面对这一产业的巨大道德争议,许多泰国人仍会在“工作之余”去佛寺拜拜,为自己“消业赎罪”。宗教文化与现实利益之间的张力,构成了泰国独特又复杂的社会景观。

 

可以说,泰国今日的“性都”标签,不仅是战后美军遗产,更是全球市场共同塑造的产物。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