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政府將對菲律濱課徵20%進口關稅,世界銀行經濟專家表示,菲律濱仍有足夠的政策改革空間,足以降低業者經商成本,彌補外在因素帶來的衝擊。
世界銀行菲律濱辦事處昨日在馬尼拉發布“菲律濱成長與就業報告”,經濟專家瓦禮拉(Gonzalo Varela)說明,菲律濱只有不到10%的產品出口到美國,出口到美國的服務則不受影響。
瓦禮拉補充,競爭對手被課多少關稅,也是菲律濱應關注的另一事項,如果競爭對手面臨更高的關稅,菲律濱則可能蒙利。
但他強調,雖然外在因素不可控制,但菲律濱可以透過內部政策改革,以及降低投資成本、交易成本等措施,來彌補或緩解在國際市場遭遇的貿易障礙。
瓦禮拉說:“菲律濱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政策改革,以降低投資成本。”
他舉例說,外國公司到菲律濱註冊平均需要106天的時間,而在新加坡只要15天,這就增加了外商的投資成本,菲律濱政府可以做出政策決定,簡化註冊流程。
此外,菲律濱為群島經濟體,但國內航運卻受到政策限制,同樣提高了交易成本,菲律濱政府可以改變相關政策。
在“菲律濱成長與就業報告”中,世界銀行建議菲律濱政府透過策略性改革,加強對連接性和人力資本的投資,鼓勵民間投資來創造更多就業,使經濟成長軌跡貼近7%。
這份報告也指出,菲律濱正逐漸成為“內向型”發展經濟體,即較少產品出口以及且不參與全球價值鏈,出口型公司從2011年的3500家減至2022年的2700家,降幅將近23%,影響經濟成長與就業創造。
世界銀行建議,菲律濱必須對實體基礎設施、數位基礎設施以及人力資本等3大成長支柱作充足的投資,並降低進場障礙、促進競爭,鼓勵民間企業投資於可跨國販售的產品或服務,包括農業、製造業、旅遊業和商務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