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新能源车出口南亚,藏地优品远渡重洋,探访雪域高原上的国际物流枢纽
2025-7-21 07:16
环球报
1122

【环球时报赴西藏特派记者 李迅典 宋飞 孟祥夫】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国际陆地港出口货物查验场2024年8月1日正式封关启用。在这一设施启用将满一年之际,《环球时报》记者实地探访这个位于雪域高原的国际物流枢纽。

走进国际陆地港海关监控中心,《环球时报》记者看到,巨大的电子屏幕上,一辆满载货物的汽车正驶入智能查验区。经过系统自动识别、精准比对,短短2到3分钟,通关查验流程就能高效完成。“我们应用的是国内目前最先进的海关智能查验系统,过去通关需辗转数日,如今当天就能完成转关,物流成本也大幅降低。”日喀则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次仁措姆向记者介绍说,这一集报关、查验、转运、装卸、存储、集拼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设施,如今单日可保障300辆出口货物车辆的查验业务,成为西藏对接南亚市场的关键枢纽之一。

通过“查验场+保税仓”,拓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

在西藏自治区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格局中,日喀则国际陆地港占据着重要地位。国际陆地港距城区5公里,交通优势明显:半小时可达日喀则机场,拉日铁路客运站、货运站坐落其中,可快速通往吉隆、樟木、里孜等重要口岸。

作为西藏面向南亚开放的桥头堡,国际陆地港整体规划包含核心区、产业区、配套区三大片区,形成“港—产—城”三区联动发展格局。“西藏是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打造日喀则国际陆地港有助于进一步面向南亚扩大开放合作。”日喀则国际陆地港(经开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李世华告诉记者,“2015年尼泊尔发生大地震后,樟木口岸中断通关长达4年。国际陆地港的建成,能确保南亚开放通道的韧性与稳定性。目前,我们主要面向南亚,辐射印度、缅甸、不丹等国家。”

为进一步提升国际陆地港辐射能力,日喀则海关加速保税仓库建设,通过“查验场+保税仓”,拓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2025年5月13日,日喀则成优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模式,成功出口一批百货商品,这标志着日喀则海关辖区企业跨境电商业务实现历史性突破。

国际陆地港基础设施投入也在持续加码。截至2025年6月,陆地港累计开工建设基础设施项目54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7亿元,涵盖水、电、路、讯等关键领域。这些“硬支撑”为口岸高效运转奠定了坚实基础。

出口商品从家具、服装转向新能源汽车、锂矿

7月份正值日喀则国际陆地港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个月,国际陆地港的货运量达到了246吨,货值525.7万元。在国际陆地港的货运产品中,新能源汽车是最大亮点之一。2025年3月1日,首趟满载150辆国产新能源汽车的班列从陆地港启程驶向尼泊尔,货值达2593万元。一个月后,又一列装载186辆新能源车、货值超3200万元的班列成功发出。

数据显示,2024年经吉隆、樟木口岸出口新能源汽车11718辆。2025年一季度陆地港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2842辆,西藏已成为中国对尼泊尔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通道。

“东南亚、南亚国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仅尼泊尔年销量就达2000—3000辆。”日喀则成优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旦增南加介绍说,“陆地港出口商品正从传统的家具、服装、家电等,转向新能源汽车、锂矿、太阳能产品等。”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陆地港物流效率持续提升。“传统海运从宁波港到南亚需40多天。”李世华对比道,“现在依托公路、铁路联运,10至15天即可抵达,且平均每个集装箱成本下降近2000元。”

数据显示,2025年1—5月,西藏已开行南亚公铁联运班列5列,申报货物58票,货重1022吨,货值6600万元。

随着拉萨贡嘎国际机场国际货站投运,“空陆双枢纽”现代物流体系全面成型。4月27日,首批搭载74件跨境电商货物的航班通过国际货物查验进入拉萨综合保税区,实现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全新通关模式。

藏香、氆氇等西藏特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日喀则国际陆地港的磁吸效应,正为西藏培育出全新的产业生态。截至2025年6月,陆地港累计注册企业152家,涵盖现代物流、食品加工、建材、生物医药、供暖供氧、清洁能源等多元领域。累计落地招商引资项目52个,其中43个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2.78亿元,带动就业2369人。

在产业布局上,国际陆地港以出口货物查验场为核心,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口岸服务和产业配套等,同时培育生物医药、特色健康食品、清洁能源等特色产业。查验场启用以来成果显著:累计查验出口货物67票,其中跨境电商出口6票,货值6855.2万元。这些出口商品除新能源汽车外,还有藏香、氆氇等西藏特色产品也通过跨境电商新渠道走向南亚市场。

“当前经陆地港出口的手工藏毯主要销往新加坡和美国。”旦增南加向记者补充道,“依托在建的保税物流仓库,相关企业未来可实现本地保税直通出口,彻底告别往返拉萨综保区或内地保税区的奔波。”这一创新模式也帮助西藏特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依托公铁联运体系,港口正加速打造‘陆边陆港联动’新引擎。”李世华表示,日喀则国际陆地港力争2025年社会物流总收入突破5000万元。

在日喀则国际陆地港,藏族货车司机桑珠正在检查他的“新座驾”。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是桑珠第一次开中欧班列货车,“今年我换了新车,从原来的9米6换成这辆13米长的大车,刚好赶上国际陆地港启用后的第一单中欧班列运输,以前跑货运手续杂、耗时长,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今天在陆地港做完查验,直接把车停到指定车位后我就能安心睡觉了,明天清早出发前往樟木口岸,再也不像以前要连夜排队办手续了。”桑珠说。

日喀则国际陆地港以货物查验区为核心载体,山东、浙江、广东等地的货物,经日喀则出口至尼泊尔、印度等国家,形成“区外集货—日喀则查验—口岸出境”的高效供应链。李世华总结道,“它显著提升了区域对外开放和经贸合作水平。”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