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特约作者——南洋笔谈
曾经在互联网掀起轰动的菲律宾火锅店枪击案,主角“宝龙”终于落网!
2024年10月,马尼拉马卡蒂某火锅店内,枪声四起。
一名中国男子遭近距离连开数枪,当场身亡,
凶手正是江湖人称“宝龙”的王丹煜。
案件发生后,“宝龙”销声匿迹。
长达数月,菲律宾警方一直在追踪其下落。
直到2025年7月中旬,他终于在塔威塔威海域的一艘快艇上被捕。
抓捕地点,距离马来西亚沙巴仅50公里,显然他正计划偷渡出境。
🇲🇾为什么逃犯爱偷渡去马来西亚?
菲律宾灰产圈早就有这样一条默认逃亡路径:
被盯上 → 藏身南部 → 偷渡沙巴 → 换身份 → 转战柬埔寨、印尼
“宝龙”的落网,再次暴露了这条“地下航线”。
原因无外乎三点:
1️⃣ 📍 地利之便:菲律宾南部岛屿(如塔威塔威、苏禄群岛)与马来西亚沙巴州仅一水之隔,海域狭窄,历史上就是走私和非法越境的高发区,海关监控相对稀疏。
2️⃣ 📍 藏身沃土:沙巴州存在大量非法劳工,社会管理存在灰色地带,为不法分子提供了藏匿空间。更值得注意的是,当地存在一些由华人或中国背景人员运营的灰色“园区”,成为特定人群的避风港。
3️⃣ 📍 “东山再起”:对于“宝龙”这样的重犯,一旦被菲律宾官方抓获并遣返,不仅意味着回国受审,更可能被东盟多国列入黑名单,彻底堵死其流窜东南亚的后路。而成功偷渡到马来西亚,则被他们视为尚存一丝“换个身份、蛰伏待机、甚至转战他国(如柬埔寨、印尼)”的渺茫希望。
❌ 末路狂奔?这条“退路”正被迅速封堵!
从2024年中起,中国与马来西亚合作启动“快速遣返机制”,重点清理:
• 跨国诈骗团伙
• 持假证非法滞留者
• “园区”运营骨干
沙巴、柔佛州等地加强入境盘查,中国灰产分子的活动空间迅速被压缩。
“宝龙”未能成功逃往马来西亚,正说明这条通道正在被清算。
🧨“落网=结案”?不,这只是“灰产剧本”的一个章节
“宝龙”被捕,一时舆论叫好。
但真正的问题是:这起枪击案的结局真的“皆大欢喜”吗?
未必。
别忘了:
🔸 菲律宾无死刑,杀人也可保释;
🔸 法律系统冗长、操作空间巨大,“进去=进修”已经成行内共识。
上一个例子:龚某丽绑架案,首次被捕后成功保释,没几个月又卷入第二起绑架。
试想,如果“宝龙”也成功保释,会怎样? 在缺乏足够威慑的刑罚体系下,谁能保证类似的血案不会再次上演?落网只是开始,能否得到与其罪行相匹配的审判和惩罚,彻底消除其社会危害性,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在菲律宾灰产圈内部,甚至流传着一句话:
“坐牢不是终点,是扩张人脉的机会。”
有钱、有关系,就能继续主导圈子。
某些“悍匪”出狱后甚至掌握更大资源,成了下一轮团伙的“老板”。
🔚 结语:宝龙落网只是开始,警钟还在敲响
“宝龙”只是这条链路上的一环,更多藏身者、操盘者,仍潜伏在东南亚灰产世界。
此案暴露的菲律宾司法体系对恶性犯罪的威慑力不足问题,如同一道阴影,提醒着我们:跨国追逃与犯罪预防,道阻且长。 让“宝龙”们的末路,成为后来者的绝路才能真正斩断罪恶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