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菲美互惠貿易協議被疑「喪權辱國」
2025-7-22 02:18
菲律宾商报
983

本報訊:新披露的《菲美互惠貿易協議》框架因對菲輸美商品課徵高額關稅及限制菲國未來貿易決策等條款,引發經濟學家、商界領袖和人權倡導者的強烈批評。

根據協議,美國將對菲國商品徵收20%互惠關稅——此稅率為菲方談判代表提議10%的兩倍。

華府以4月簽署的《第14257號行政命令》為依據,稱此舉是為應對日益擴大的貿易逆差。該關稅將立即生效,預計對菲國關鍵出口產業造成重大衝擊。

菲律濱工商部預測,包括化學品、機械、礦產、木材及紙製品在內的多數輸美商品的出口量將出現下滑。

肉類出口預計下降12.09%。

產業領袖警告,高關稅可能抑制需求並引發中小型製造業裁員。

菲律濱食品加工與出口商協會(Philfoodex)會長盧本。施(Ruben See)表示:“這將導致到岸成本上升。美國買家將轉向泰國、馬來西亞等其它椰果產品出口國家。若出口萎縮,我國製造商與勞工將首當其衝。”

引發更大爭議的是被多方視為過度限制主權的條款。其中一項規定,若菲國與被美方列為“關切國家”簽訂任何貿易協議,美國有權廢除整個協議並恢復高關稅。

另一項條款禁止菲律濱政府在未事先披露並說明其對美國貿易與投資潛在影響的情況下,向本土製造商提供非商業性補貼。

批評者指出,這將削弱菲律濱實施獨立產業政策的權利。

穆迪分析公司對此表示認同,稱20%的關稅將為菲律濱企業帶來波動性與戰略不確定性。

穆迪高級總監蔡俊宏(Choon Hong Chua音)在最新分析報告中表示:“菲律濱出口商在商品進入美國市場時可能面臨成本增加和不確定性加劇。這可能導致需求下降與競爭壓力升級——特別是當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時。”

國際菲律濱人權聯盟譴責該協議,稱此關稅是“經濟脅迫”行為,與其所謂“美國對菲律濱軍事化”如出一轍。

該聯盟主席墨菲(Peter Murphy)表示:“這種單邊懲罰性關稅是對菲律濱人民的脅迫與羞辱,完全無視基本自決權。”雖然《美菲互惠貿易協議》框架並非完整自由貿易協議,但其旨在補充現有安排,例如《貿易與投資框架協議》及菲律濱對世貿組織的承諾等。

協議還包含勞工權利、環境保護、知識產權及數字貿易等章節——其中多數內容體現了美國標準貿易政策模板。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