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父母最大的骄傲,是同事眼中的超级暖男;他是特警队伍里耀眼的雄鹰,是办案队里的机智神探;他是舍生忘死的无畏英雄,用生命践行了人民警察的光荣誓言。
他就是7月11日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追授为烈士的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板桥派出所一级警员谢雨丰。
今年1月20日,正值一年中最冷的大寒节气。凌晨时分,谢雨丰为施救落水群众不幸牺牲,为公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大寒,意味着冬之将尽,春之可期。然而,这位年轻的警员却将生命永远留在了这个最寒冷的日子。他的生命虽短,却灿若朝阳、生如夏花,他用责任和担当践行着人民警察守护人民的铮铮誓言。
▲谢雨丰在特警支队龙虎突击大队期间射击训练照
纵身一跃
以血肉之躯铸就精神丰碑
时间倒转回1月19日,那天,谢雨丰值班,负责夜间警情处置。
午夜一过,连续来了三个警:摩托车后视镜受损、游戏账号被骗、代驾司机和顾客吵架……此时,距谢雨丰来到板桥派出所报到刚满150天,他从一名优秀的特警队员迅速转换角色,成了一名派出所的办案民警,看监控、做笔录、调解矛盾,一一处理妥当。
20日凌晨1时20分,综合指挥室派警,事发地点在辖区板桥河河堤旁。办公区监控拍下了谢雨丰大跨步奔向警车的背影,他肩头的执法记录仪在黑夜中闪闪发亮。
板桥河位于宁芜高速下方,距派出所约2公里,警车疾驰赶到附近。因地形原因,谢雨丰和同事不得不将车停在路边,跑经一条结霜的泥地、一道下行楼梯、一段长堤。他脚步很急,执法记录仪中清晰可辨他急促的呼吸声。
很快他们找到了报警人。当时户外气温极低,仅1℃左右,谢雨丰顶着寒风耐心劝解了报警人近30分钟。
2时7分,报警人表示接受警方劝导,不再采取极端行动。事情化解顺利,他们准备带其回所开展后续工作。谢雨丰像往常一样警觉,主动走在近河的一侧。行进途中,报警人接到一通电话,情绪再度激动起来,翻身坠入河中!“快拿救生圈!”谢雨丰大声向同事喊道,并迅速冲向河堤。
“救命……”落水男子双臂不停地拍打河水,时浮时沉,惊恐呼救;见手边没有可用的救援工具,谢雨丰迅疾地翻越高约1.5米的河堤护栏,双手死死扒住底端石座,整个身体悬空探向河面,试图用自己的身子搭起一座“生命之梯”。然而,距离落水者仍有差距!
板桥河这一段邻近水库,矗立着多根石柱,水面开阔、水流湍急、看不到底,且护栏与水面间没有缓坡。千钧一发之际,谢雨丰没有犹豫,纵身一跃,跳入了冰冷刺骨的河水中……
“抓住我!抓住我!”执法记录仪最后记录下他拼尽全力的呼喊声。
几分钟后,接到消息的消防救援人员、医护人员以及派出所同事们火速赶到板桥河展开搜救。
当天值班警长贾阳最快赶到现场,和6位消防员一起将谢雨丰从河水中救援上岸。
“我看着小谢躺在那里,脸很苍白,警服全都湿透了,我拼命喊他,小谢、小谢,快醒醒!……但听不到小谢的回应。”贾阳告诉记者,当时那张还微露稚气的脸,如同睡熟了一般。“我无法相信,晚上还好好地,人怎么就这么走了,就是到今天,我也无法接受小谢就这么走了,永远地不会再回来了……”讲到这里,这位内敛的中年警察泣不成声。
那几天,微信朋友圈里,江苏公安的战友们,无论是认识他还是不认识他的人,都在默默转发着一幅书法:“见警管事创平安,责任担当铸忠诚”。这是谢雨丰在江苏警官学院就读期间挥笔写就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一名年轻警察的自豪与使命感。而他真的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当年的诺言。
他做到了,年轻的烈士终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警魂。
▲谢雨丰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勇敢的心里
有一团燃烧着的火
“是一个特别好、特别好的孩子……”得知谢雨丰牺牲的消息后,二级英模、特警支队龙虎突击大队大队长刘传佳心痛难平。
自警校毕业,经过3个月高强度集训,谢雨丰被选入龙虎突击大队——南京公安“王牌”战队。“小谢身体素质不算特别拔尖,但这小子有拼劲儿”,刘传佳回忆道,“见过他训练就能看出来。”
这股“劲儿”,谢雨丰自己曾这样说过:“既然到这里了,就要争做尖兵中的尖兵!”
在突击队的一年多时间里,谢雨丰基本上每天都保持极高强度的训练,常常主动加练。以高空(直升机)索降为例,他从小恐高,但“队友都能做,我也一定做得来,而且要做得更好!”无数次登高练习,那双布满老茧和血痕的手,正是他一次次克服恐惧、绝不后退的印记。
凭着这股拼劲儿,谢雨丰的训练成绩稳步提升,尤其在射击科目上领先,被作为突击手进行重点培养。2024年备战全国特警挑战赛,他付出了极其艰苦的努力,上千遍地反复练习各类技术动作,在一次次重复中抠细节、补短板,浑身是伤、咬牙不放,成功跻身全省公安机关百名特警“尖兵”集训队。
集训队中,因技术全面,谢雨丰担当手枪保障组一号,训练之余,还负责数据分析。“每天早上取枪、领弹,晚上枪弹复位、枪支检查……小谢总是第一个到训练场、最后一个走。”副大队长吴志平告诉记者,“在技术保障上,他钻研出一套算法,能够精准指出队友不同动作对命中率的影响,每个训练周期都能拿出很翔实的数据表。”当年挑战赛中手枪科目的优秀成绩,离不开这位出色的“助教”。
敢拼善赢,勇敢无畏,是谢雨丰在特警阶段就显露出的优秀底色。那年夏天,大队接到指令:配合完成一起流窜乡间赌档的抓捕任务。抓捕之难,在于嫌疑人藏匿深山、暗哨众多、频繁转移。作为“前哨”侦查员,谢雨丰每天凌晨在山间操作无人机开展隐蔽侦查,用半个月时间绘制完成精准的抓捕路线图。
收网当天,谢雨丰在突进路线中,见疑不放、及时行动,凭借对周边地形的熟悉,迅速抓获2名藏匿在芦苇荡里的嫌疑人,追回10余万元赃款和数套赌博工具,为大案顺利侦办固定住重要证据。后该案获评全国“清风2023”专项行动十大典型案例。
在龙虎突击队,谢雨丰被战友们亲切地称呼为“大丰”——队伍里用“大”来称呼一个人,代表着对他人品与实力的双重敬佩。
“我非常想告诉你,大丰是一个非常无私、心里总是想着别人的人。”特警队战友童舟含泪说道。在战友记忆中,谢雨丰很乐于分享,有忙必帮,有需要就挺身而出;临下所前,还特地将全新的特警服和警靴收拾齐整、留在了大队,“他想留给新来的兄弟”。
大队文化墙上,还留有数张谢雨丰的照片。那张集体登山合影中,他站在后排、双臂举起,眼睛格外明亮。
做一粒种子
把根扎进群众的急难愁盼里
半年来,板桥派出所的同事们每每开车路过出事的那条河畔,都会不自觉地慢下来。“一瞬间地,就会想起小谢,心就揪一下……”副所长王创奇话音未落,眼眶已红。
2024年8月,谢雨丰主动请缨、投身一线,来到了板桥所。他在所里的时间不算长,却给每一位共事的战友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派出所地处城郊,流动人口多、治安环境颇为复杂,日均警情多达50余起。面对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我年轻,还没结婚”,谢雨丰主动要求“值双班”,值班组四天一轮,这意味着他每隔两天就要值一个班。接处警、办案子、开展安全宣防……他迅速成长为派出所里的“多面手”。
“小谢做事很会抓重点,他是天生办案的材料。”贾阳回忆道。在处置一起殴打他人警情中,谢雨丰结合受害人送医前头痛、呕吐等状态,敏锐推断其脑出血的可能,这已不是一起普通的治安案件,而是刑事案件。为此他迅速展开侦查工作。为尽快找到逃离现场的嫌疑人,他奋战近30个小时研判追踪到其居住小区,在300多个单元楼中选定3个小区居民必经的监控点位,成功抓获打人男子。
“小谢在工作中是愿意冲在前面的人,还有股子钻劲儿”,综合指挥室中队长鲁硕硕说,“派出所主防就需要这样的人才。”面对一起涉赌警情,谢雨丰依托数据分析、无人机等技能,串并研判同类警情,并绘制易滋生流动赌档区域图,主导制定了行动方案。据此,派出所每日安排2组警力在重点时段,对乡间小路等重点区域进行巡查,有力防治了流动赌档“暗中滋生”。
采访中,谢雨丰的师父、案件办理队中队长王亮亮数次落泪。他告诉记者,“若是时间重来,身为警察的小谢一定还会义无反顾地去下水施救!”
在王亮亮看来,小徒弟身上有种清澈和善良,善于共情他人的困境。去年12月,在调解一起矛盾纠纷中,谢雨丰见一方当事人系腿脚不便的困难老人,调解结束后他主动开车将其送回家,临走时又塞给她200元现金,反复叮嘱“有事随时打我电话”。过几天,老人专门拨打110表扬“小谢警官”,所里才知道这事。
“小谢就笑笑,说她不容易,后来大家发现,他经常自己掏钱,为来所里的困难群众买水买饭。”师父说,他总能想着尽力为别人“撑把伞”。
同一间办公室的民警季慧,向记者还原了事发那天凌晨3点接到消息、赶来时看到的场景:
电脑屏幕还亮着,界面停留在处警平台的页面;桌上放着一张案件登记自查表,谢雨丰是这起盗窃案的主办民警,他在完成项上逐条用铅笔打着勾。旁边是几摞整理好的卷宗,还有一束半凋的玫瑰,贺卡上写着“警察节快乐”;椅背上搭着一条毛毯,遇上夜里值班他常在这里囫囵着睡一觉,怕进出宿舍影响别人……
季慧手机上有张谢雨丰在车上吃盒饭的照片,那是为侦办一起跨省投放赌博机案件,所里第一批警力奔赴湖南郴州执行抓捕任务时拍下的,“其实他那天蹲守也很累,还硬撑着给我们鼓劲。”
记者了解到,出事前两周,谢雨丰因实战技能过硬,作为雨花台分局警情处置小组成员,参与全市公安模拟练兵比武竞赛,合力斩获团体第一名。
“比武当天,小谢还发着烧,最后体能拉练大家不让他上场,他说,明年要再把体能练一练,争取拿个单项第一……”队友长叹。
天上一颗星星
地上一份思念
7月17日,省政府批复发布的第二天,记者上门拜访了谢雨丰同志的父母。
谢家在老式居民楼的六楼,家不大,二室一厅,家具都是二十年前的老款式,收拾得很整洁,客厅泛黄的空调“轰隆”作响。
小卧室里,谢雨丰生前的书籍、笔记都被仔细收进了柜子里。床单铺得平平整整,书桌上没有一点灰尘,能看出来时常打扫。衣柜中间,叠放着一身警服,上面压着件黑色的棉衣。“我们老家的规矩,孩子走的时候要穿得暖,他走的那天我就用这件棉衣裹着他……”谢母摩挲着,落泪。
“我和他爸爸谁都想他,谁都不敢提他……”谢母很小声地说,“知道儿子被评为烈士了,我第一反应是骄傲、自豪,更多的是难过、心疼……”
前几天,辖区派出所入户发放反诈宣传单。她一开门,看到两个穿警服的高个男生,霎那间眼泪就落下来了。民警忙关切她:“阿姨,你怎么了?”她的泪太多,已经擦不干了:“我看到这身警服,就想到了我儿子……”
谢雨丰从小就是母亲的骄傲,也是父母两边家族的骄傲。他懂事早,虽是独子,却懂得谦让弟妹;爱好始终简单纯粹,跑步、搭模型、看书,从不与人在物质上攀比。母亲身体不好,他很知道关心,长长的微信聊天记录里频繁出现:“妈妈你今天好点了吗?”“妈妈你要记得休息”……
出事前,他还在手机备忘录上记下:“等忙完这阵,去商场给妈妈添置个冰柜”。他知道,母亲想换很久了,只是舍不得。
谢母拿来一叠照片,从襁褓婴儿,到小小稚童,到挺拔少年,再到身着警服、阳光英气的好儿郎。每张照片,都有着一段成长故事。母亲回忆着,仿佛昨日还在眼前,稚子仍承欢膝下。父亲忍不住了,背过身去,抽噎声很大,在场的所有人都在流泪。
一家三口最后一次相聚,是1月18日周六中午。工作忙,谢雨丰有些日子没有回家。趁休息,父母跑到板桥来,他忙到将近12点,在单位附近请他俩吃了顿便饭。
“那天,应该9点就能下班,他一定要把手上的事都收尾才肯走。我从小就教他,不管是什么活,都要把任务完成再休息。”谢父回忆。那时,再等一周就过年了,他们满心期待着抽空回趟台州老家、过个热闹年。
6月3日,是谢雨丰的生日,家人带上蛋糕到墓地上祭扫。那晚,儿子走后第一次进了母亲的梦,还是上中学的样子,他们在梦里说了说话。
还在老家的98岁的奶奶至今都不知道乖孙已经走了,她有时会拄着拐杖走到村口,坐着等很久。等乖孙从那头跑过来。
他未走完的路
我们继续前行……
本是血肉之躯,刹那间铸就铁骨;心有挚爱亲朋,逆行时不曾犹豫。
这个怀着赤子之心的年轻人,在生死瞬间,奋不顾身的一跃,成为我们理解英雄最好的注脚。
生命或许短暂,但精神的光辉足以永恒。谢雨丰在最炽热的青春年华,在最寒冷的夜晚,完成了最壮烈的守护。人民公安危难时刻显身手,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青山不语,流水凝噎。谢雨丰烈士的名字与壮举,将永远被这支队伍铭记,被这座城市铭记,被祖国铭记。
向英雄谢雨丰致敬!
来源丨南京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