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美日达成“大规模”贸易协议,特朗普夸耀成绩,日本国内情绪复杂
2025-7-24 07:17
环球报
572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22日宣布与日本达成一项“大规模”贸易协议:日本输美商品将被征收15%的关税,低于他此前威胁的25%,日本还同意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路透社称,这是特朗普自今年4月宣布对全球征收所谓“对等关税”以来达成的一系列协议中最重要的一项。牛津经济研究院的专家对英国广播公司表示,将主要关税税率降至15%是日本“现阶段能作出的最佳妥协”。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卢昊2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日共进行了八轮磋商,双方对彼此间技术性差异进行了充分磨合,而美国在同盟关系与现实利益之间作出平衡——既通过谈判获得了预期利益,又部分满足了日本诉求。不过,日本相关产业人士表示,15%的税率依然较高,整体形势还很严峻。日媒称,面临执政危机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已将他的政治前途与日美关税谈判进展直接挂钩。日前在参议院选举中失利后,日本执政当局的支持率大幅下滑。如果日本国民对后续公布的日美协议内容不满,可能会对石破政权根基造成进一步的打击。

钢铝关税仍为50%

“我们刚刚与日本完成了一项大规模协议,或许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协议。”美国总统特朗普22日在“真实社交”平台上不无炫耀地表示,“在我的指示下,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而美国将获得其中90%的利润。这项协议将创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前所未有。”他还宣布,日本将向美国开放市场,涉及汽车、卡车、大米及某些其他农产品等领域,日本还将向美国支付15%的“对等关税”。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特朗普在随后的讲话中表示,美日还将达成一项涉及液化天然气的附加协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东京和华盛顿即将组建一家合资企业,共同建设阿拉斯加的天然气管道项目。

据CNN、《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对于美日达成的经贸协议,赴美进行第八轮日美关税谈判的日本经济再生担当相赤泽亮正解释说,5500亿美元将用于支持日本企业在制药和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投资。日本进口美国大米的份额可能会增加,但他强调“不会牺牲日本农业”。对于安全性得到保障的美国汽车制造商生产的乘用车,在进口到日本时将无需进行额外测试即可予以接收。他还表示,日本将继续与美国就协议中未涵盖的其他关税措施进行讨论,包括仍需缴纳50%关税的钢铁和铝。

日本首相石破茂23日在东京称赞该协议是“迄今为止对美贸易顺差国家达成的最低(关税)协议”,“我们相信,通过日美两国的共同合作,这将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生产优质产品,并促进两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各自的作用”。

不过,日本共同社23日评论称,日本在4月关税谈判启动之初曾要求美方撤销所有加征关税。“(从目前协议内容来看),让美方接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关税虽属成果,但日方也无奈作出让步。”共同社认为,目前达成的税率仍然偏高。

“难道农业又要被牺牲了吗?”

据CNBC报道,海关数据显示,对美汽车出口是日本经济的支柱,2024年占日本对美总出口的28.3%。不过,今年6月,日本对美汽车出口下降26.7%,延续了5月24.7%的暴跌态势。日本《每日新闻》报道称,目前,日本对美出口汽车除原本2.5%的关税外,还被加征25%的关税,合计关税税率为27.5%。日本政府消息人士23日透露,根据日美双方达成的协议,今后这一税率将降至15%。

美国汽车制造商对该协议表示不满。据路透社报道,他们担忧日本输美汽车关税降低的同时,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工厂与供应商的相关产品进口关税却保持在25%。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主席马特·布朗特表示:“任何协议如果对几乎不含美国零部件的日本进口汽车征收的关税,低于对含高比例美国零部件的北美制造汽车征收的关税,那对美国工业和美国汽车工人来说都是一项糟糕的协议。”

虽然美日达成协议的消息推动23日日经225指数上涨超3.5%,其中汽车股领涨,但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表示,市场的确因为不确定性减少而有所宽慰,但从结果来看,汽车关税从原本的2.5%上升到15%,增幅达5倍,仍将对日本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经济学家木内登英估算,日美新协议将在一年内导致日本GDP下降0.55%。他还表示,若美国政府继续奉行“美国优先”政策,商业风险仍将处于高位,日本企业可能会放缓对美投资节奏,或将业务重心转向欧洲等其他地区。

日本《读卖新闻》23日报道称,该国农民则对协议中包含对美开放大米市场感到担忧。“难道农业又要被牺牲了吗?”福冈市一位71岁的稻农表示,“经历‘令和大米动荡’后,日本本应朝着提高粮食自给率的方向努力,但我怀疑政府根本没有这样的想法。再这样下去,真的没人愿意从事农业了。”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姜跃春23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协议的实际影响将取决于后续执行。根据流程,日本政府需对协议内容进行审查,美方则可能要求国会批准。未来,协议的具体执行及遗留问题的解决,将成为观察美日关系及全球贸易秩序演变的重要窗口。

欧洲考虑对美采取“核选项”

就在美日协议达成几天前,石破茂领导的执政联盟在日本国会参议院选举中失去多数席位。面对外界要求他引咎辞职的压力,石破茂曾表示将继续担任首相,以应对与美国进行关税谈判等问题。《每日新闻》23日早些时候爆料,石破茂已对身边人士表示,将在8月内表明辞职意向。不过,稍后据NHK报道,石破茂23日辟谣称,有关他即将辞职的报道不属实,并重申有意继续任职。

据CNN报道,22日,特朗普还宣布与菲律宾达成贸易协议,随后又透露了与印尼达成协议的更多细节。报道称,美国将来自这两国的进口商品关税税率设定在19%,相比之下,出口至这两国的美国商品几乎免征关税。

随着8月1日美国政府设定的所谓“对等关税”暂缓期将结束,美国与欧盟、韩国、印度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谈判依然缺乏进展。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金正官23日启程赴美。他将于24日至25日接连会见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能源部长赖特等美方人士,就推动韩美关税谈判进程、加强产业和能源领域合作事宜进行部长级磋商。

CNBC称,宣布与日本达成协议后,特朗普已将目光投向欧盟。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表示,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将于23日与卢特尼克通话。德意志银行在23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美日协议大大提升了人们对欧盟可能(与美)达成协议的希望。”

不过,德国《经济周刊》23日报道称,多名欧洲外交官员告诉路透社,如果欧盟不能按计划在7月底前与美国达成协议,越来越多的欧盟国家准备采取更强硬的反制措施。报道称,针对美国服务企业的措施已在考虑之中。这些企业可能会在投资方面受到阻碍,或者更难获得公共合同。法国长期以来一直主张采取这种更强硬的做法,一些观察人士将其称为“核选项”。

德国《慕尼黑水星报》表示,这可能波及亚马逊、微软、网飞等企业。然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强调,这一选项将在特殊情况下考虑,目前尚未到这一步。

【环球时报驻美国、日本、德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 潘小多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丁雅栀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青桂】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