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马来西亚本月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事件,23岁青年莫哈末依克马疑因饮用未清洗的罐装饮料,染上鼠尿病,4天后不幸离世。
依克马与友人登山时,可能饮用了未清洁的罐装饮料后受感染。其父亲莫哈末阿兹祖丁称,依克马在本月中旬照常上班,15日开始出现腹泻、呕吐症状,到私人诊所就诊,医生仅开了发烧药和止痛药。17日病情恶化,室友送他到诊所后转至马六甲中央医院。
家人赶往医院途中,依克马还表示“我还可以撑”,但不久后就失去意识。最终,他于17日晚不治身亡。医生表示,依克马染上鼠尿病,短短4天,肾脏、肺部、神经系统和心脏均遭严重破坏。
在查询相关资料时可见,在2010年,马来西亚曾暴发鼠尿病,短短10天就夺去10人性命。当时的公开报道中指出,一名17岁的少年在吉北瓜拉尼浪本查泽宁瀑布嬉水后,染上病菌,随后不治身亡;另一名患者是30岁的槟州卫生局医务人员,他在吉南华玲拉达峇尤瀑布野餐后病发,随后不幸去世。
马来西亚卫生部曾提醒公众,尤其是身体有伤口的人在雨后不要去森林、瀑布、湖泊等有污水或污泥的高风险区。如果人们前往森林活动或露营,一旦生病,必须向医生报告详情,让医生寻找病因,以正确用药。鼠尿病是由老鼠或森林中的动物带菌引起,只要及早发现,有药物可医治。
相关话题今日登上微博热搜
网友感叹:“易拉罐瓶口很脏是常识”
并提醒应事先清洁或使用吸管
鼠尿病通常指钩端螺旋体病
- 01 -
什么是钩端螺旋体病?
当前流行情况如何?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是我国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
近十年来,我国钩体病处于较低发病水平,年发病率基本维持在0.05/10万以下,以散发为主。
- 02 -
钩体病是怎样传播的呢?
人类接触了携带钩体的动物,或接触携带钩体动物尿液污染的疫水、土壤、食物后,钩体通过健康或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内,引起感染。
- 03 -
哪些动物会传播钩体病?
钩体病宿主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我国已从67种动物中分离到钩体,其中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主要宿主动物包括黑线姬鼠、黄胸鼠等鼠类和猪、犬等家畜,它们可通过尿液长期排菌污染环境,成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 04 -
钩体病严重吗?有哪些临床表现?
钩体病潜伏期一般为7-14天,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早期临床表现包括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肌肉疼痛特别是腓肠肌触痛,有的病例可出现呕吐、腹泻、皮疹、鼻出血等症状。部分患者若治疗不及时可出现咯血、肺出血、黄疸、皮肤黏膜广泛性出血、低血压、休克、肾功能衰竭、脑膜脑炎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 05 -
如何预防钩体病呢?
目前正值钩体病的高发季节,降雨量激增、台风和洪涝灾害是引起该病流行的危险因素。
钩体病的防控要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加强带菌家畜的管理,改放养为圈养, 防止家畜带菌排泄物污染外界环境,对疑有钩体病的家畜进行隔离和治疗。
结合农田基本建设改造疫源地,减少鼠类栖息场所, 水稻收割前开沟排水,减少积水,或通过施用草木灰、石灰氮等肥料改善田水和土壤的pH值,或放干田水晒田等均可减少钩体感染。
对于屠宰场、肉类加工及家畜饲养场所,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
此病虽然人群普遍易感,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经过及时、科学的治疗,绝大多数钩体病患者预后良好。同时,我国已自主研发钩体疫苗,目前不安排钩体疫苗的常规接种,发生钩体病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钩体病暴发流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钩体疫苗应急接种。
新民晚报综合央视网、潇湘晨报、极目新闻、中国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