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最新公布的政府數據顯示,菲律濱正面臨理解力危機,在全國10至64歲人口中,每5人就有超過1人雖具備讀寫計算能力,卻難以理解閱讀內容。
這項警訊來自菲統計署7月31日週四發布的2024年功能性識字率、教育及大眾媒體調查。
統計署署長馬帕(Claire Dennis Mapa)指出,基礎識字率(具備讀寫計算能力人口比例)達93.1%,但功能性識字率(含理解能力)僅70.8%。
在計順市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創新技術中心的報告會上,馬帕表示:“每9名具備讀寫計算能力的10至64歲民眾中,就有2人存在理解障礙。”
這22.3個百分點的落差,揭露了表面亮麗的識字率數據背後隱藏的學習危機,部分觀察家稱之為“隱性教育危機”。
今年成為菲國識字率測量方式的轉折點。統計署經與教育部及第二屆教育委員會協商,修訂定義如下:
• 基礎識字率新增計算能力指標,與讀寫能力並列
• 功能性識字率首度納入理解能力測試,作為關鍵技能
過往僅完成高中學業者即自動計入功能性識字人口。但統計署分析2019年數據發現,2%高中畢業生不具備閱讀理解能力,促使該機構取消自動分類,改為全面評估5歲以上人口個體能力。
馬帕說:“不再有自動歸類,現在每個人都要接受測試。”
全國性問題的地方面貌
馬帕強調,新版的功能性識字率、教育及大眾媒體調查現可細化至省級與高度都市化城市層級,成為迄今最精細的識字率調查。
關鍵數據顯示驚人差距:
—沓威沓威省功能性識字率僅33.2%,意味當地10至64歲居民中僅三分之一具備讀寫計算及理解能力
—摩洛自治區文盲率達14.4%,居全國之冠
—三寶顏半島(第九行區)功能性識字率59.3%,為各行政區最低
相較之下,孟訖省以87.9%居各省首位,高度都市化城市中以仙範市的94.5%表現最佳。
女性領先 長者落後
各項識字指標均顯示女性表現優於男性:
—10至64歲女性功能性識字率74.1%,男性為67.6%
—年齡差異:20至24歲群組功能性識字率最高,達78.3%,60至64歲長者最低,為57.8%
馬帕表示,此現象既反映世代教育資源差異,也體現數字資訊環境的影響力。新版調查已新增資訊科技技能與問題解決模組以捕捉相關變化。
教育程度不等於理解能力
調查強化教育程度與識字率的關聯性:
—具學士後學歷者功能性識字率達93.2%
—未受教育者僅10.8%通過功能性識字測試
然而,馬帕警告勿將文憑與理解力劃等號。
他表示:“完成中學教育不代表能理解閱讀內容。”此結論與第二屆教育委員會研究結果及世界銀行2022年學習貧困評估一致——該報告顯示91%菲律濱10歲兒童無法閱讀並理解簡單故事。
馬帕說明,儘管方法不同,兩份報告均揭示相同問題:在學完成率已非衡量學習成效的可靠指標。
菲律濱在東盟仍具競爭力,但勉強達標
統計署也進行東盟國家比較(採用標準“讀寫能力”定義):
—菲律濱94.6%的表現略遜於馬來西亞(95.7%)與印尼(96.7%)。
但與多數國家依賴戶主代答不同,菲律濱採用更嚴謹的個人測試法。
馬帕指出:“我們直接測試逾50萬名5歲以上民眾。”,此方法使菲國數據在東盟國家中具獨特性。
菲統計署宣布,功能性識字率、教育及大眾媒體調查的進一步調查結果將於未來數月陸續公布,包含:
新增“數字素養”模組,測量數據處理、內容創作、網絡安全及協作能力
菲律濱首次參與經合組織的國際成人能力評估項目,涵蓋1.1萬戶家庭。
統計署長馬帕表示,該署的目標不僅是向國家政策制定者提供信息,還要透過提供針對各城市和省份量身定制的識字數據,來賦予地方政府權力。
他說:“我們希望地方政府能善用這些數據——這是你們省份的結果,你們城市面臨的挑戰。你們的地方政府應該採取什麼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