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尽管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在第四次国情咨文(SONA)中强调了政府在经济、农业、禁毒等多方面的“显著成就”,但多个独立调查与政府数据却指出,他的讲话内容缺乏关键背景,部分甚至与实际数据相悖,被批“美化包装”。
在演讲一开始,马科斯即对所引用的数据做了免责声明,称如果民众的真实感受无法改善,那么所有数字都“毫无意义”。然而,他随后仍使用了大量未经解释的利好数据来“夸政绩”。
比如他宣称“大米价格已实现每公斤20比索”的承诺,但事实上,该价格仅限特定弱势群体能在少数政府门店购得,而全国市场上大米的平均价格依然在38至57比索之间。
农业产量方面,马科斯列举了多种作物增产,但统计数据显示增长幅度普遍不足1%,部分作物如玉米、芒果、四季桔产量甚至出现下滑。专家指出,这一微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天气条件短期好转,并非政策成果。
禁毒战线也是马科斯高调“自夸”的领域之一。他称3年内几乎追平前任政府的毒品查缉成绩,但数据表明,在毒品缴获量方面尚有84.8亿比索的差距,在逮捕人数上仅达杜特尔特政府的一半。同时,根据民间组织“Dahas”项目统计,马科斯政府迄今也造成了超过千人因毒品问题死亡,打脸他去年宣称的“无血腥打击毒品”。
至于“商业信心增强”的说法,菲律宾央行的两份季度调查报告则显示信心指数持续下滑,从2024年底的44.5%降至2025年第一季的31.2%,第二季进一步降至28.8%。企业界对政策不确定性、选后经济疲软及国际贸易风险表示担忧。
经济学家指出,马科斯演讲虽声势浩大,但缺乏实质支撑,多项数据未反映现实情况,民众普遍对生活成本上升和失业问题仍感无力。
马科斯虽然自称“不被数字左右”,但现实数据和民众感受的反差,让这场SONA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公众关心的,不是美丽的报告,而是真正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