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近日,菲律宾驻广州总领事馆更新签证政策:中国公民申请赴菲9A旅游或商务签证,不再强制提供中国社保证明。此举看似利好,但业内却直言:“这是一个包装过的陷阱。”
不再强制社保=签证好办了?
官方声明中虽保留了“视情况补交”的权利,但整体审核标准确实有所放宽,尤其对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人员是利好消息。
疫情后,菲律宾一度以繁琐材料“劝退”中国申请人,其中社保证明就是最常见的“卡点”。如今这一障碍取消,被业内视作恢复中菲自由行的重要信号。
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中国是菲律宾第四大游客来源国,累计入境22.9万人次,但与疫前高峰仍有显著差距。
旅游界普遍希望政策“松绑”能带来流量回暖,然而现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海关频遣返,中国人越来越难入境菲律宾?
就在签证“变容易”的同时,入境菲律宾被无理由遣返的中国人数量却在激增。
不少网友分享亲身经历,称即使材料齐全、签证合法,依旧在马尼拉机场被海关拦下,甚至被TCEU(旅行控制与执法单位)强制遣返,理由五花八门,却从不出具正式文件。
“我一个朋友刚落地就被拉走,说是核实信息,结果十分钟后直接遣返,连个解释都没有。”
“北京办签证特别顺利,没想到到了机场被告知‘你不适合入境’,就被送回来了。”
更有网友讽刺:“不放你进来,怎么收割你?菲国内太‘饱’,需要新鲜韭菜。”
“亲中表象”下的真面目?欢迎中国人送钱,但不欢迎人?
分析人士指出,这种“签证宽、边检卡”的组合拳,实际上是菲方对华利益最大化手段的一部分。
通过放宽签证吸引更多人赴菲,但又通过边检严格审查、无理由遣返手段进行“二次筛选”与“反向淘汰”,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与灰色势力存在关联。
“卡你不是要你不来,是要你‘自费来一趟再走’,既赚你的机票、签证费,又制造恐慌,对本地市场也能控盘。”
多位业内人士更直言,“菲律宾当局表面欢迎中国游客,实则对中国年轻人充满敌意”。
尤其在电诈、博彩等敏感背景下,中国面孔在菲律宾机场就是“高危对象”,年轻、单身、无英文基础的人群尤易被卡。
赴菲不是说走就走,温柔陷阱需警惕
签证“放水”,不代表落地就能安心;取消社保门槛,不等于入境一路绿灯。真正的门槛,或许已经从领馆转移到了海关。
在赴菲成本高企、风险难测的当下,中国游客还要三思而行。
特别提醒:
• 无固定资产、无社保记录、无良好出入境记录者被遣返概率高
• 菲律宾海关极具“自由裁量权”,无须说明即可拒绝入境
• 有网友建议:提前备好英文邀请函、在菲联系人、返程机票、酒店订单、职业证明,以备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