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美媒:美国变成“家里蹲”大国?
2025-8-7 07:23
环球报
368

美国《华盛顿邮报》8月4日文章,原题:美国正变成“宅男宅女大国”  美国劳动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相比2003年,美国民众平均每天要在家中多待99分钟;其中,15至24岁的年轻人比20年前多124分钟。美国民众额外增加的居家时长超过了3周。与此同时,当下只有30%的美国人愿意花时间参与社交,比2014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长期“形单影只”与“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容易导致社交孤立与缺乏锻炼。

城市规划问题是美国民众偏好“宅家”的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散步环境良好的社区居民日活动量达标的概率比其他人高1.5倍,他们也更乐于进行社交互动,更依赖邻里关系,社群观念更强。可惜这种环境愈发稀缺:在美国大都市圈,只有不到2%的地区被认为是“可以轻松活动身体、建立或维系社交关系”的生活空间,但这类社区的房价往往贵得令人望而却步。

电子商务取代线下购物,也让人们足不出户。自2019年以来,美国食品杂货的网购月均销售额已经翻了3倍,超过80亿美元。据美国生活调查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只有54%美国人会定期光顾家与公司之外的“第三场所”,如酒吧和咖啡馆,比2019年下降了13%。即便在疫情结束后,该群体也只减不增。这种“全民居家”将美国社会分化成三个阶层:最上层负担得起环境良好的住房与社区,令人际交往成为一项“特权”;中层则需要在“孤立式生活”与“高成本社交”之间反复权衡。而处于最下层的民众不仅居无定所,且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被边缘化。

对此,我们首先应当维护本地的公共设施,把对公共场所的投入视作对所有人的投资。其次,应当为私营部门创造条件,让商业活动振兴社会生活。(作者黛安娜·利德,刘皓然译)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