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尺素金声丨中国出口增长,是比较优势和全球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5-8-7 15:40
环球报
1045

盛夏时节,在山东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深海码头上,一艘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正在加紧生产,8月中下旬将交付,该船日处理22.5万桶石油和1200万立方米天然气,可储存200万桶石油;

近日,深圳市创通易购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全自动化生产线上,机械臂精准抓取零部件快速组装成巴掌大小的迷你电脑主机,仔细封装后即将发送到世界各地;

精密组装、性能调试、整装待发……近日,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15台定制化涂装的纯电动装载机顺利完成通关,即将运往欧洲;

三个场景,映射出中国外贸企业奋力奔跑的身影,也是“中国制造”丰富全球市场的写照。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通胀阴霾挥之不去的当下,质量可靠、性价比高的中国产品以其强大的供给能力,满足世界各国需求,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成为全球商品价格的“稳定器”。

今年以来,在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外贸展现强劲动力。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

面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一些西方国家竟然以“过剩产能”“倾销”等为由,对中国产品出口设置障碍,试图将中国产品挤出国际市场。

价优、热销就等同于倾销吗?判定倾销的标准是“低于成本销售”,而我国企业普遍通过出口实现利润增长,企业的财务数据给出了清晰反驳: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为5.15%,其中绝大多数企业从事出口贸易,说明中国出口商品并没有低于其正常价值。中国产品能够打开全球市场,靠的是性价比形成的竞争优势,而非赔本赚吆喝的非理性行为。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早就说清楚了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应专注于生产并出口那些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那些自身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通过国际分工与交换就能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出口产品的持续增长,恰恰证明了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这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这种比较优势,根植于中国完整产业体系的协同效应。

广东东莞,“中国潮玩之都”,全球1/4动漫衍生品、中国近85%的潮玩产自这里。东莞石排镇集聚着超过400家潮玩和玩具生产企业,以石排镇潮玩中心为起点,方圆5公里、15分钟车程内,就能集齐“设计—打样—生产—物流—销售”所有环节的供应商。

凭借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中国从容应对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超大规模市场、丰富创新的应用场景、发达高效的物流体系,为企业不断优化流程、降低成本创造条件。从日常用品,到精密设备,中国有能力提供物美价优的商品,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不断实现从“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势”的跃迁。

这种比较优势,更是适应引领产业变革的主动作为。

中国出口产品创新底色鲜明。上半年,我国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增长超两成,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增长12.7%。

在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成为全球产业变革主流方向的今天,中国出口商品的升级轨迹与世界需求深度共振,不但适应需求,更是创造需求。对供电紧张地区,针对性研发了太阳能充电手机;对沙漠地貌较多的地区,推出了防沙尘、耐高温的发动机……创新实践不仅让中国产品更具竞争力,更让中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参与者、产业升级的勇毅引领者。

中国出口增长是中国制造业长期积累的比较优势的自然结果,是全球产业链对高效供给的理性选择。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将不断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全球贸易繁荣稳定贡献更大力量。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