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护身军刀—2025”军演框架内,美国陆军部队首次向澳大利亚部署了“暗鹰”高超音速导弹。中国军事评论员邓棋元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美国长期将中国视为亚太地区的重要战略竞争对手。美国此举的敌对意图明显,将进一步引发亚太地区军备竞赛、破坏亚太国家间政治互信等一系列恶劣影响。
“护身军刀”是两年一次的多国联合军演,名义上由澳大利亚主办,实际上由美国主导。7月14日到8月4日举行的“护身军刀—2025”演习规模庞大,参演人数多达3.5万人。除美澳外,参演国家还有加拿大、德国、印度、新西兰等19个国家。美国此次演习期间在澳部署“暗鹰”高超音速导弹标志着该武器系统在美国大陆以外的首次作战使用。
“暗鹰”也被称为“远程高超音速武器系统”(LRHW),是一款为美国陆军研发的陆基高超音速中程导弹系统。导弹采用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顶部整流罩内搭载高超音速助推滑翔飞行器,最高速度为17马赫,射程超过2800公里。该导弹部件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开发。自2019年开始研发;2023 年交付给美国陆军使用;2024年12月,美国陆军成功试射这款武器。
邓棋元表示,美国此举是其“印太战略”的重要一环。从军事战略角度看,美国部署“暗鹰”的行动具有明显的威慑意图,旨在增强对中国等国家的军事压力,试图遏制中国发展,维护自身霸权地位。
他解释称,“暗鹰”导弹具有速度快、机动性强、难以拦截等特点。若从澳大利亚发射,飞抵中国的南海岛礁仅需12分钟。这种快速打击能力和较远射程,对中国周边部分区域能形成潜在威胁。且澳大利亚处于亚太重要位置,若美国以此为跳板,未来将“暗鹰”导弹部署到距离中国更近的菲律宾或日本冲绳等地区,那么中国更多的区域将处于其射程威胁范围内。
专家同时指出,美国在政治方面也有战略挤压的目的。美国长期将中国视为亚太地区的重要战略竞争对手。通过在澳大利亚部署“暗鹰”导弹,可强化与澳大利亚的军事同盟关系。同时向中国示威,展示美国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试图在地区事务中对中国形成战略挤压,以维护其所谓的“亚太霸权”。
迄今为止,美军已经研发多款被《中导条约》禁止的陆基中导武器:可发射对陆攻击型“标准”-6导弹和陆基“战斧”巡航导弹的“堤丰”导弹发射系统;射程可达1000公里的精确打击导弹(PrSM);射程可达2775公里的远程高超音速武器“暗鹰”。
在亚太地区,2024年4月,美军第一多域特遣部队将“堤丰”系统部署至菲律宾吕宋岛,其射程覆盖南海、台海及中国东南沿海。该套“堤丰”中程导弹系统至今没有撤出,而第二套同型武器已计划在今年内进驻夏威夷。美国陆军下一步计划在2026财年至2028财年之间为多域特遣部队再配备3套“堤丰”系统。
邓棋元表示,美国部署中程导弹对亚太地区安全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首先,会引发地区军备竞赛。其他国家为维护自身安全,或许会加大军事投入,研发或部署相应武器系统,以应对美国的军事威胁。从而导致地区军事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加剧地区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分歧,进一步破坏亚太地区的政治互信、战略稳定,增加地区冲突风险。
专家表示,其次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地区安全局势的恶化会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投资者可能会对该地区的安全环境产生担忧,从而减少投资,影响地区的贸易和经济合作。此外,军事对峙和军备竞赛也会消耗大量的资源,挤占用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资金。
邓棋元指出,美国在亚太盟友本土部署导弹,也增加盟友自身的安全风险。
他说,澳大利亚允许美军部署“暗鹰”导弹,期望借此进一步巩固与美国的战略同盟,增强自身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但从战争角度看,凡是发射美国导弹的地点都会成为对方攻击的点,澳大利亚等盟友可能会因此卷入战争,自身安全面临更大风险。
针对美军在亚太地区部署中程导弹,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曾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中导,这一立场清晰明确。美方有关行径严重威胁地区国家安全,严重破坏地区和平稳定,必将遭到中方坚决反制。中方希望有关国家不要引狼入室,以免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