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尼日利亚电诈判罚“双标”!中国人罚百万,本地人千元获释!
2025-8-12 17:03
头条新闻
1984

伯乐头条专讯:2025811日,尼日利亚埃多州高等法院贝宁城巡回法庭当庭宣判15名涉及网络诈骗案的嫌疑人全部罪名成立,并根据情节作出量刑。判决结果却因中外嫌犯罚金差距巨大而引发外界热议。

 

据悉,这15名嫌犯由尼日利亚反腐与经济犯罪委员会(EFCC)贝宁分局以单独起诉的方式提起公诉,罪名是通过虚假手段非法骗取他人财产。其中一名被告——Godstime Ehighagwan,于2025年7月31日落网,当场被查获一部iPhone 15 Pro Max,机内存有多份虚假信息文件,这成为法庭认定其犯罪的重要证据。

 

在庭审中,所有被告均当庭认罪。公诉方要求依法严惩,辩方则求情,称被告人已深刻悔过并愿意配合调查。最终,法官M. Itsueli宣布判处15名被告各两年监禁,但可选择缴纳20万奈拉(约合人民币1050元)罚金替代刑期。同时,涉案手机、笔记本电脑及银行账户余额全部充公,上缴联邦政府,被告还需签署书面承诺书,保证今后遵纪守法。

 

然而,这起案件中更引人注目的,是同类案件在不同国籍嫌犯之间存在的巨大处罚差异。据报道,在此前一起网络诈骗案中,一名中国籍嫌犯被判处一年监禁,并需缴纳高达100万奈拉(约人民币5250元)的罚金——几乎是本地嫌犯的五倍。如此悬殊的处罚标准,让不少网友直呼“不叫双标还能叫什么?”

 

近年来,尼日利亚网络诈骗案件频发,作案手法不断升级,从传统邮件诈骗、投资陷阱到虚假电商、加密货币骗局,应有尽有。虽然当地执法部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此类犯罪在部分地区仍然猖獗。此次判决虽让部分嫌犯付出代价,但国籍差异所带来的量刑落差,已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关于司法公平性的激烈讨论。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