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菲律濱大使 黃溪連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80年前,法西斯主義陰雲籠罩世界,中國和菲律賓等50多個國家的人民結成廣泛的國際反法西斯和反軍國主義統一戰線。被譽為“南洋敵後抗戰鐵血脊樑”的“華支”等菲華僑抗日組織、以生命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楊光泩等中國外交官,譜寫了中菲人民並肩抗敵的壯麗史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烽火記憶中,這段抗戰歷程熠熠生輝,但在菲律賓卻鮮為人知。我願同菲律賓朋友們一道,追憶那段浴血奮戰的歲月,向先輩致以深切的緬懷和崇高的敬意。
開局最早、犧牲最大:
中國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國人民率先打響反抗法西斯侵略的第一槍,開始了二戰中持續時間最長、牽制兵力最多、付出犧牲最大的艱苦鬥爭。至1945年日本投降,中國堅持對日作戰長達14年之久,分別是美國、英國反法西斯戰爭時長的3.5倍和2.5倍。中國以傷亡3500多萬人的巨大民族犧牲,牽制了日本三分之二以上的陸軍兵力,斃傷俘日軍150餘萬人,占日軍二戰傷亡總數七成以上,對日本侵略者徹底覆滅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戰略牽制、舉足輕重:
中國抗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局贏得時間與空間
在民族生死存亡關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抗戰,團結依靠人民,開闢廣大敵後戰場,協同國民黨正面戰場,使日本侵略者深陷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難以向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投入更多兵力,為菲律賓等亞洲國家爭取了寶貴戰略緩衝。有學者指出,若非中國在亞洲大陸長期抗戰,日軍就可能迅速完成對東南亞的戰略推進,直接威脅英屬印度、澳大利亞,整個太平洋戰場形勢將被改寫。中國正式加入反法西斯同盟後,毅然派遣遠征軍馳援緬甸,聯美開闢“駝峰航線”,並援助其他東南亞國家的游擊隊,贏得國際社會高度評價和廣泛認可。
民心相連、血脈相依:
在菲華僑華人挺身而出共禦外侮
二戰期間,廣大旅菲華人華僑與菲人民並肩抗擊日本侵略者,自發組織菲“華支”、抗日反奸大同盟、鋤奸義勇軍等多個抗日團體,成為敵後戰場的重要力量,為盟軍解放菲律賓、打敗日本發揮了關鍵作用。在馬尼拉即將陷落之際,時任中國駐菲總領事楊光泩堅決選擇留下保護僑民,連同其他8名中國外交官被日軍酷刑逼供三個月後殘忍殺害。菲華抗戰的英勇事跡,是中國全民抗戰精神在海外的真實寫照,也為菲本土抗戰史寫下濃墨重彩的動人篇章。我和同事每年都會前往馬尼拉華僑義山公墓祭奠和緬懷抗日英烈,並看望健在的“華支”老戰士,致敬那段崢嶸歲月。
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之際,中國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秉持睦鄰、安鄰、富鄰、親誠惠容、命運與共的周邊外交理念,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的人間正道,攜手周邊國家共創美好未來。
我們期望,中菲兩國人民能夠從攜手抵禦外侮的歷史記憶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定維護二戰勝利成果,為國際關係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