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苑基荣】“印度以品牌抵制的方式反击美国关税”“从麦当劳、可口可乐到iPhone,一场民族主义的风暴正在酝酿”……连日来,多家国际媒体都在关注印度社会的对美新动向。
上周,以惩罚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美国对印度商品额外加征25%关税,使得印度对美出口商品的税率升至50%,在对美贸易伙伴中属于最高之列。印度政府11日表示,印度输美商品中约55%将受到美国政府加征关税的影响。路透社11日报道称,在50%的高额税率出现后,印度社交媒体上和线下呼吁购买印度国货、抵制美国产品的声浪日益高涨。
社交媒体上,许多印度网民发帖谴责美国关税,呼吁停止购买美国商品。一条获得颇多点赞和转发的帖文写道,“是时候让印度重新思考其对美国商品和服务的依赖了。当尊重不是相互的时候,贸易也不应是单方面的。”该帖文作者认为,抵制并非简单的反应,而是一种自尊。不少社媒帖文都附有列出美国连锁食品企业商标的海报,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等企业的商标前被打上“禁止”标志。
除了网民的抵制外,《印度时报》11日报道称,印度商界领袖和总理莫迪的支持者也在采取行动对美国关税作出回应。印度Wow Skin Science联合创始人马尼什·乔杜里在社媒平台分享视频,倡导支持本土农民和初创企业。印度代驾平台DriveU首席执行官拉姆·沙斯特里在网上表示,希望印度能开发出本土替代方案来取代主要社交媒体和科技平台。上周日在印度班加罗尔的一次集会上,总理莫迪发出“自力更生”的“特别呼吁”,他表示虽然印度科技公司为全球生产产品,“但现在是我们更多优先考虑印度需求的时候了。”
据报道,一个与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有关联的组织上周日在全国各地举行小型公众集会,呼吁抵制美国品牌。该组织联合召集人阿什瓦尼·马哈詹对路透社表示,人们现在开始关注印度产品,“这是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号召。”但他也承认,仍然需要时间才能产生效果。
有印度媒体报道称,历史上,美国品牌凭借强大的品牌忠诚度和深厚的市场渗透力,在印度类似的民族主义运动中并未遭受重大的长期损失。想要用印度本土品牌取代美国产品,还需要在产品质量、定价和分销网络方面取得显著改进。
值得注意的是,路透社报道提到,尽管抵制美货的抗议在线上线下持续发酵,特斯拉周一仍在新德里开设了其在印度的第二家展厅,印度商务部官员和美国大使馆官员出席了开业活动。有分析认为,抵制呼声凸显了贸易争端蔓延至消费者行为的可能性,这可能会损害美国品牌在其最大增长市场之一印度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