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白元 环球时报记者 孙依佳】印度最高法院11日作出裁定,要求在8周内将新德里地区所有流浪狗送至政府建立的指定收容所,试图实现流浪狗“清零”。然而,这一裁定因面临收容空间小,资金、数据及人力不足等多重困境,被专家和动物保护组织判定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新印度快报》11日报道称,印度最高法院强调,此项裁定是基于公共利益考量。当前,新德里地区流浪狗伤人事件频发,已严重威胁到民众的生命安全。为解决这一问题,最高法院责令新德里及周边多地市政部门即刻行动,迅速建立流浪狗收容所并完成转移工作。此外,最高法院还对流浪狗收容所的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如必须安装监控设备以防流浪动物外逃;配备专业人员,为流浪狗实施绝育和免疫手术;设立市政热线,方便市民报告流浪狗伤人案件。最高法院严厉警告,任何阻挠“收容令”执行的组织或个人,都将以蔑视法庭罪论处。
不过,该裁定一经公布便遭到强烈反对。《印度斯坦时报》称,11日,数百名动物保护人士在新德里的地标性建筑德里门举行抗议活动。他们认为,最高法院的裁定破坏了该国几十年来对狂犬病防控方面的努力,不仅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引发街头秩序混乱。印度善待动物组织负责人森古朴塔更是批评该裁定“短视、不科学”。他表示,实现流浪狗可持续管理,必须有效执行2023年的《动物生育控制规则》,单纯清除和关押流浪狗,只会转移和恶化矛盾。
印度律师卡什亚普也对“收容令”提出质疑,认为8周内完成最高法院的要求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新德里尚无永久性流浪狗收容所,仅有20个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动物生育控制(ABC)中心。这些临时设施仅用于绝育手术前后10天的短期收容,最多容纳4000只狗。但据官方估算,新德里地区流浪狗数量约达100万只。
此外,流浪狗的围捕和照料成本极高,以每只狗每日40卢比(1印度卢比约合0.08元人民币)的最低喂养成本计算,100万只狗每年的喂养费用就超过100亿卢比。有政府官员透露,若将收容中心建设、医疗护理、人力运输等费用计算在内,总成本可能高达1500亿卢比,这远超市政承受能力。专家称,在缺乏基础设施、资金和科学规划的情况下,最高法院的“收容令”不仅难以落地,更可能引发新的人道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