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至9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将在天津举行。关于本次峰会的前瞻性分析,请参阅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专题报道。
峰会的正式成果将超过二十份文件。然而,在天津举行的双边和多边会晤的意义难以仅用量化指标来衡量。成员国领导人非正式沟通尤为关键,这种交流为协调地区及全球重大议题立场创造了空间。正是这种坦诚的对话使我们能够探讨上合组织在世界秩序日益碎片化的背景下应如何发挥战略作用。这正体现了上合组织作为新型对话平台日益增长的重要性,所有决策均基于共识形成,不存在等级压制、强权政治或双重标准。
本次峰会将成为该组织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已有二十余国领导人及十位国际组织负责人确认出席。这个"上海大家庭"汇聚了全球近半数人口、四分之一陆地面积,并贡献了相当比重的全球国内生产总值。
作为东道国和轮值主席国,中国对峰会议程设置和会议组织具有重要影响力。自2024年7月接任主席国以来,北京已举办百余场活动,彰显其推动上合组织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议题的决心。预计中方将在天津提出增强组织财务韧性的新倡议,特别是推动本币结算和扩展电子商务平台等举措,以缓解西方制裁压力的影响。
经济合作的重点领域还包括发展“绿色”经济和人工智能技术。这些倡议超越了短期地缘政治,为上合组织各国提供了在前沿领域实现技术主权与增强竞争力的战略机遇。
峰会将通过两大纲领性文件——《天津宣言》和《上合组织至2035年发展战略》,确立组织在安全领域、经济一体化、人文交流及全球治理改革等方面的共同愿景。值得一提的是,峰会与会者还将纪念二战结束和联合国成立这两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象征着上合组织致力于构建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世界秩序的愿望。这部分议程为上合组织成员国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其能够就国际法和历史正义等问题制定协调一致的方案,而这些问题往往与西方的解读有所不同。
上合组织正以合理且备受期待的角色参与构建欧亚大陆平等不可分割的安全体系。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24年率先提出启动该体系框架磋商的倡议。俄罗斯的提议在很多方面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相呼应。同时,莫斯科认为,上合组织的不结盟性质和不干涉原则使其成为主权多边合作的理想平台。
通过吸引来自非洲、中东和东南亚的对话伙伴,上合组织旨在成为全球南方国家的外交枢纽。对于土耳其和埃及等有意加入上合组织的国家来说,天津峰会将成为评估该组织多边合作与安全实践是否符合其自身目标的重要平台。
当然,与任何大型国际组织一样,上合组织在实现其既定目标方面也面临重重困难。在基础设施融资问题上存在分歧,一些成员国之间出现摩擦,这些都需要通过审慎协调来避免决策僵局与协作效能衰减。当下时代需要突破常规的妥协方案。天津峰会正值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战加剧的时代,尤其需要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相信上合组织所有成员国都意识到了这一责任。若上合组织能凭借共同基础设施、数字兼容性和集体安全机制,协调好内部多元利益,或将为国际社会提供一条超越大国对抗与国际体系崩溃的"第三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