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从美苏到美俄,“太空电影竞赛”持续百年
2025-9-6 07:07
环球报
441

苏联的“硬”与美国的“软”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中”——现代宇宙航行学奠基人、俄罗斯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这句名言,一直激励着人类探索浩瀚宇宙的勇气。也正是在这样的鼓舞下,苏联首部科幻电影《火星女王艾莉塔》就选择了太空题材。上映于1924年的这部黑白默片根据阿·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苏联工程师罗塞在接收到一条神秘火星信息后,与革命者一同乘坐自制宇宙飞船前往火星,营救火星女王艾莉塔及其人民。影片中首次尝试将小说里描绘的火星场景现实化,在当时被称赞为“充满了想象力”。此后苏联又在1936年上映的《宇宙旅行记》中大胆设想了“苏联在1946年载人登陆月球的尝试”。

如果说这些早期太空题材的电影更类似太空歌剧、缺乏足够的科学背景支撑,那么在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后,苏联太空题材的电影就开始朝着硬科幻方向发展,其中又以1957年拍摄的《通向星际的道路》最为出名。该片以苏联火箭专家科罗廖夫为原型,前半段描绘了一名苏联火箭爱好者成长为苏联航天计划总设计师的历程,后半段则精准地预言了人类逐步征服太空的宏伟蓝图,包括将宇航员送入近地轨道、载人登月、建立大型轨道空间站以及向火星派出星际舰队等。

《通向星际的道路》所呈现的太空场景成为当时苏联民众认识宇宙的重要科普途径。此后苏联又拍摄了“登陆火星”的《天空的呼唤》(1959)和“向金星派遣科考队”的《风暴星球》(1961)等同类型太空题材的电影。

同时期的美国早期太空类电影更偏重星际冲突等软科幻题材,其中又以1951年上映的《地球停转之日》为代表。有人认为,当时的美国太空电影中包括大量外星人入侵等情节设置,其实是在美苏争霸的冷战背景下,折射出美国对于在太空竞争中落入下风的焦虑和恐慌。到上世纪60年代美国全力推进“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这种局面终于开始转变。在当时成立不久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大力支持下,被誉为“终极科幻电影”的《2001太空漫游》(1968)上映了。该片明显受到苏联《通向星际的道路》的影响,追求科学可信度和“历史真实感”。与《通向星际的道路》不同的是,《2001太空漫游》跳出冷战叙事的格局,更多是从全人类未来命运的角度进行探讨。

美国三大“太空IP”

美国“阿波罗”登月飞船接连在月面降落,极大提升了美国民众对于进军太空的兴趣,各种以太空为背景的经典IP电影开始涌现。1977年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在不被院线和媒体看好的情况下,取得口碑和票房的双重巨大成功,并催生了美国太空题材电影的热潮。与主题积极向上的《星球大战》不同,1979年上映的《异形》则主打太空恐怖和反乌托邦题材,同年首次被搬上大银幕的《星际迷航》电影则属于充满理想主义的太空冒险题材。这三大IP影片的类型截然不同却能持续火爆,也证明了太空题材电影的巨大包容性。

在载人登月竞赛中失败后,苏联太空题材电影则从推崇取得技术优势的硬科幻转向了对人类自身本性的探讨,代表作是苏联电影大师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拍摄的《飞向太空》(1972)。这部享有盛誉的科幻文艺片与《2001太空漫游》并称太空题材的经典影片,它质疑了盲目向外探索宇宙的意义,强调“如果我们连自己内心的宇宙都无法理解,探索外太空又有何用?”

冷战结束后,好莱坞开始为太空题材电影增加一个新类型——太空灾难片。1998年上映的《天地大冲撞》和《绝世天劫》都选择了“彗星撞地球”的题材,最终也都以人类炸毁彗星作为危机的终极解决方案,反映出当时美国社会对于依靠技术进步解决人类危机的乐观心态。

俄罗斯完成“人类首部太空实拍电影”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好莱坞拍摄的太空题材电影,如《地心引力》《火星救援》《星际穿越》等,都得到了NASA的专业指导。与此同时,随着冷战太空竞赛硝烟散去,当年美苏航天探索史上那些惊心动魄的传奇经历也开始被重新搬上银幕。1995年在美国上映的《阿波罗13号》根据1970年阿波罗13号飞船探月之旅遭遇意外的真实事件改编,获得包括1996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剪辑在内的多个奖项。俄罗斯《太空救援》(2017)取材于1987年两名苏联宇航员拯救失控的“礼炮七号”空间站的传奇经历,同年上映的《天际行者》则还原了1965年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执行“上升2号”任务、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太空行走的惊险历程。这两部俄罗斯太空题材电影被很多航天爱好者誉为“最真实的太空电影系列”。

美国《好莱坞报道者》今年7月曾报道称,好莱坞制片人安德烈·伊尔沃利诺正在打造一部全新的太空电影《我看见你》,并力邀NASA前电影联络员贝尔特·乌里奇加入幕后团队。该片对外宣称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太空爱情故事”,其最独特之处是“85%的镜头在地球大气层外真实拍摄”。

2022年时,美国著名演员、制片人汤姆·克鲁斯也曾表示计划在NASA和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安排下前往国际空间站拍摄,为此他将进行零重力飞行训练,不过该片近期没有新进展。就在美国人“雷声大雨点小”之际,俄罗斯人在2023年以一部《挑战》拿下“人类首部太空实拍电影”的头衔。《挑战》讲述了一名女外科医生飞赴空间站救援受伤宇航员的故事。该片导演和女主角两人乘坐俄罗斯“联盟MS-19”飞船抵达国际空间站,在12天内完成了人类首次在太空拍摄电影的活动,成功带回5小时的实拍素材。虽然最终只有35分钟被用于电影当中,但带给观众的真实感是绿幕特效无法替代的。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晨阳 董铭】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