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财经观察:免签红利释放,中俄旅游贸易双向升温
2025-9-15 07:21
环球报
400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肖新新】编者的话: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国决定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对持普通护照的俄罗斯公民试行单方面30天免签政策,适用事由涵盖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等。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表示,俄罗斯将对中方的这一友好举措作出对等回应。免签政策落地后,中俄在旅游、商贸等多个领域的交流将迎来哪些利好?《环球时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和调查。

“说走就走”成现实,俄赴华游客将增三成

《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在社交平台上发现,不少俄罗斯人发帖求推荐“中国哪里好玩”,“天天刷到中国小吃和景点,‘馋哭了’”。从分享来华旅行体验的帖子中可以看到,距离俄罗斯较近的哈尔滨、长春,或者拥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北京,是多数俄罗斯人来华旅游的“第一站”。

“免签政策对旅游活动的促进作用将是明显的。”老家在喀山附近、现居中国的俄罗斯人尹娜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居住地临近中国东北地区的俄罗斯人对中国很熟悉,双方交流较为频繁。北京、上海、西安都是俄罗斯人较为熟悉的旅游目的地。“不过,俄罗斯人最爱的还是海滨度假地。”

据俄新社报道,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俄方主席季托夫认为,中国对俄公民实施免签政策以及俄拟对中国公民出台对等免签政策,将有力促进两国民众友好交流及游客数量大幅增长。

“免签政策将助推中俄两国旅游业升温。”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经济发展部官员称,受免签政策影响,俄罗斯赴华游客人数将增长20%-30%。

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俄旅行社协会副主席穆拉迪安表示,免签政策实施后,预计将带动俄更多偏远地区民众赴华旅游。

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马斯洛夫在接受俄新社采访时表示,中国对俄公民实施免签政策,不仅将增加赴华俄游客数量,还将丰富赴华旅游服务类型、拓展俄游客在华旅行地域范围。俄游客将有机会体验更多旅游目的地,预计赴华医疗旅游、教育旅游、健康旅游等产品将更加丰富。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俄罗斯公民来华的需求结构正逐步丰富。除传统的休闲旅游外,商业考察已成为核心新场景。“以上海为例,进博会等国际展会,已成为两国企业对接合作的关键平台。”

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多边经济合作与特别项目司司长孔德拉季耶夫10日表示,俄有关部门已着手推进普京关于对中国公民实行对等免签政策的决定。“这一决定必须落实。各部门都已着手推进这项非常有益的工作。”俄方已提出到2030年吸引570万人次中国游客的目标,这将占俄入境游客总量的35%左右。他表示,俄方正在为此开展大量工作。各地区亟需研判现有基础设施能否应对中国游客的增长。

莫斯科国际旅游和酒店业展览会负责人希洛夫表示,莫斯科和莫斯科州、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州以及远东地区等是中国游客赴俄传统旅游目的地。贝加尔湖、堪察加半岛、西伯利亚和俄北部地区也受到欢迎。“俄对中国公民实施免签政策将显著提升这些目的地的热度。”

俄旅游运营商协会预计,俄对中国公民实施免签政策将为俄远东地区旅游业带来显著利好,预计该地区中国游客数量将增长25%至30%。

受利好消息影响,中国人赴俄旅游的热情也很高涨。携程预测,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俄罗斯有望成为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长线出境游目的地之一。该平台提供给《环球时报》记者的数据显示,本月第一周,莫斯科的搜索量环比增长3.3倍,同比增长近4倍。订单量环比增长两成,同比增长八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丁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免签政策的实施,标志着双方人员往来便利化实现新突破,将为两国多领域合作注入信心与强劲动力。丁超进一步解释说,旅游业将成为直接受益领域,免签让“说走就走”成为现实,预计赴华旅游的俄罗斯游客数量将显著增长,带动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相关服务业增长。在经贸投资方面,免签将加速企业实地考察与合作落地,俄采购商可随时来华考察市场、参加展会,与合作伙伴面对面沟通,提升合作效率。企业与投资者均可节省大量时间与成本。此外,该政策也将推动人文与教育领域交流深化。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的发展,更为两国青年提供了跨文化就业与创业的新机遇。

跨境电商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

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俄经贸合作仍展现出强大韧性。黑龙江大学日前发布的《俄罗斯经济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同比增长19%。《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中俄经贸合作正从政府主导大项目向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积极参与的方向转变,免签政策更是推进了这一进程。

据俄BFM新闻网12日报道,俄商界人士期待体验免签赴华。俄一家国际物流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库利亚宾娜表示,公司将于本月24日至26日在中国深圳举办一场展览。“我们将前往中国,亲身体验免签机制是如何运作的。”

喀秋莎国际供应链公司是深圳一家帮助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开设网店的服务公司,该公司CEO邱世岩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根据他的观察,近年来中俄之间的电商贸易有明显增长,受此利好,该公司的业务体量也连年攀升。“2019年到2024年,俄罗斯电商的市场规模从约2万亿卢布(100卢布约合8.5元人民币)增加到近10万亿卢布,而这些增长,大多数来自中国。”

邱世岩介绍说,在他们发往俄罗斯的货物中,很大一部分是家具、健身器材、卫浴以及日用百货。“俄罗斯轻工业薄弱,当地的轻工业品主要都是从中国进口的。”根据邱世岩的观察,俄罗斯近年来电商贸易的增长速度快于线下实体,“这得益于俄罗斯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过去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配送时间需要3到5天,现在隔天就到。俄罗斯掀起网购热潮,中国商家的生意也更好了。”

广州一家中俄物流公司的负责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两年,中俄之间的货物贸易非常稳定,“我们公司的大货车,每天都能装满货。”一家外贸翻译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俄语翻译的需求比以前增加了。”

《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许多中国商家都入驻了俄罗斯两大主流电商平台——OZON和WB。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对俄实行免签,将进一步扩大中俄电商贸易规模。“一方面,更多中国商人愿意去俄罗斯市场考察,加大投资;另一方面,俄罗斯人会更频繁地来华,中国的供应链优势会让他们采购更多中国商品。”邱世岩告诉记者,下半年是中俄电商贸易的“旺季”,他将启程前往俄罗斯沟通业务。

丁超分析说,免签政策将为双边贸易注入强劲动力。免签政策将加速能源项目的落地与合作深化,农产品、轻工制造、跨境电商等领域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中小企业将成为主要受益主体。

365天货运不打烊,口岸经济迸发新活力

随着中俄两国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吉林珲春、黑龙江绥芬河等口岸城市迎来了“跨境热”。

黑龙江省黑河市地处中国东北边陲,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如今,许多俄罗斯人坐船来黑河逛早市、吃早点,当地的中医疗养也深受俄罗斯人欢迎。

“来黑河治牙、购物、吃饭的俄罗斯人越来越多。”黑河晟运(隆晟)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程瑞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大到汽车、工程机械、工程建材,小到服装鞋帽、小百货、蔬菜水果,黑河的商品广泛流通到俄罗斯。黑河自俄罗斯进口的商品以资源类和食品类为主,主要包括天然气、原木板材、大豆、玉米、肉类及乳制品。

2022年,中俄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公路桥正式开通,加强了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联系。程瑞琳告诉记者,在大桥开通前,由于冬季黑龙江结冰,运货船只一年中有两个月无法通行,而现在“运货车365天不停”。

边境经济的火热让越来越多人看到商机。程瑞琳从1996年便开始从事贸易业务,“那时干这行的人比较少,现在已经开始‘卷’了起来。”他介绍说,在黑河,从事中俄运输或代理的公司已经从过去的10多家增长到100多家。“黑河很多家庭都从事中俄贸易。”

程瑞琳还提到,中国商品的“火爆”也催生了“代购”业务。“不少俄罗斯背包客来黑河游玩一趟,顺便替别人带些中国商品回去。”“免签是一项互利共赢的举措。”程瑞琳说。

丁超认为,边境地区凭借毗邻俄罗斯的区位条件,在推动跨境经济合作方面具备先天优势。免签政策进一步强化了口岸的枢纽功能,大幅降低往来成本和时间,为扩大边境贸易、提升口岸吞吐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产业层面,边境地区正形成以跨境物流、旅游、电商、加工贸易等为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例如,珲春凭借海鲜贸易和电商直播实现特色化发展,黑河依托中俄文化交融打造独特文旅产品。丁超认为,边境地区还在人文交流方面发挥着“双向门户”的作用。免签政策促进了两国民众在文化、商业、生活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为跨境合作积淀了深厚的社会信任。

丁超还表示,为进一步扩大上述优势,边境地区可重点推进口岸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跨境旅游与电商项目,建设面向双方的产业合作园区,并持续优化跨境公共服务,从而将“区位优势”真正转化为“发展动能”。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