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服务贸易发展潜力持续释放(经济聚焦)
2025-9-15 12:08
环球报
993

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我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等平台先行先试,有序推进服务市场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实现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既要积极引进来,也要主动走出去。如何助力服贸企业高效出海,挖掘服务贸易发展潜力?记者探访浙江杭州、福建厦门、四川成都等地,展现不断优化相关政策、推动服务贸易创新提升的生动实践。

——编  者

浙江杭州——

政策护航,“智慧”成果高效出海

本报记者  窦瀚洋

夜幕降临,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写字楼里灯火通明。在慧博云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离岸交付中心,工程师们正与海外技术团队协同工作,为一家国外互联网企业构建跨境测试专项方案。

这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典型场景之一。杭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一般不交易实体货物,而是通过跨境提供技术解决方案、软件开发和数字化服务等“智慧”成果来创造价值。

今年4月,在海外的一场人工智能展览会上,包括慧博云通在内的浙江企业组团登台,集中展示了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级信息服务以及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吸引了大量国际客商驻足交流。

一家国外知名智能制造企业对慧博云通的企业级AI智能体解决方案产生浓厚兴趣。“现场技术团队立即响应,通过模拟演示和架构解读,针对该客户多场景应用需求,给出了个性化定制方案。”慧博云通执行副总裁刘彬说。

企业高效出海,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在境外参展、政策咨询等方面的持续支持。“我们致力于为企业出海提供坚实保障。”余杭区商务局副局长包丽雅说。通过整合商务、司法、税务等多部门资源,余杭区为企业提供境外合规咨询、海外专利预警等一站式服务,并组建专业涉外法律服务团队,积极响应企业需求。

作为云原生技术领域的代表企业,杭州谐云科技有限公司也受益于政府提供的精准服务。此前,一家海外医疗健康企业面临线上服务流量激增、系统亟须升级的问题,得益于杭州相关部门先前在海外平台的布局宣传,该海外企业主动联系到谐云科技寻求合作。谐云科技为该企业打造了专属方案,保障了企业关键业务的稳定运行。

“现在是向海外输出知识密集型服务的好时机。”谐云科技首席执行官王翱宇说,数字化水平和相关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为公司赢得海外客户信任提供了支撑。

在杭州,服务贸易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今年1至8月,杭州市服务贸易出口额达135.83亿美元,同比增长21.42%。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实现较快增长。

福建厦门——

产业向新,航空保税维修服务全球

本报记者  钟自炜

走进福建厦门新科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的维修车间,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的厂房内,直径达1.6米的飞机发动机一字排开,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各项检测。“这是我们最近承接的波音飞机发动机维修项目。”公司总经理林恬钦介绍,“今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了多家境外航空公司委托的飞机维修业务,维修车间一直处于忙碌状态。”

“在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中,我们把发展航空维修产业作为提升国际高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业务负责人陈茂春介绍,厦门已建成全球领先的进境航空“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形成集飞机结构大修、发动机及起落架维修、人才技术培训等多环节于一体的产业格局。

产业向新,不断释放的政策红利为厦门航空维修产业发展注入动能。

针对当地航空维修境外订单占比超80%的特点,厦门探索开展“综保区外保税维修”业务试点,航空维修企业在综保区外即可享受免担保、可退税、账册式管理的保税政策,每年可为企业节约22亿元担保额度;叠加保税仓库功能,打造“保税仓库+保税维修”新兴业务模式,贯通保税维修与航材保障之间的通道;创新“航空维修一体化”监管模式,使每架维修飞机减少停场时间1至2天,压缩通关时间25%以上……

“厦门海关依托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出台一系列航空维修海关监管‘政策包’,其中有多项获评全国首创,在全国复制推广。”厦门海关自贸处副处长谢树贵介绍。

“软环境”叠加“硬实力”,厦门航空维修产业从最初1.64平方公里的民航维修工业区,逐步成长为辐射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领先维修基地。厦门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共监管进境维修飞机148架次,同比增长11.28%;监管区外保税维修进出口货值1328.5亿元,同比增长27.55%。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持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等行动,力争取得更多服务航空维修产业的政策性、制度性成果,助力厦门航空维修产业健康发展。”谢树贵说。

四川成都——

优化体验,入境游带来消费新活力

本报记者  王永战

在四川成都荷花池批发市场,衣物、鞋子、首饰等各类商品琳琅满目。来自埃及的游客拉米·阿卜杜勒阿齐兹穿梭在各个摊位,为家人精心挑选礼物,“来成都之前,我就用AI软件做了购物攻略,这里的商品款式多样、价格实惠。”

随着免签、落地签政策持续优化,成都街头的境外游客越来越多。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员超420万人次,同比增长11.6%。

将入境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一系列配套政策相继出台。成都将促进入境游便利化与提升消费服务国际化水平相结合,提供优质的“吃住行游购娱”服务。

在成都航空口岸,通过智能设备和行李双预检,入境人员可便捷完成海关检查作业;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入境游客可“一站式”开办银行卡、电话卡、交通卡,并直接刷卡乘坐公交、地铁;在春熙路等商圈,支持外卡取现的ATM机方便外籍游客随时取现……

成都联合微信、支付宝、银联国际推动21个境外电子钱包在蓉实现直接支付。“全市5000多台ATM机和1306家银行网点可提供外卡取现、现金兑换服务,重点商户实现外卡支付全覆盖。”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商场里就能退税,太方便了!”在春熙路百盛购物中心,一名来自沙特阿拉伯的游客在商场购买纪念品后,带着商家开具的退税单来到退税服务点。打开支付宝,用手机轻轻触碰退税台卡,显示退税码。随后,退税工作人员扫码核实,退税款就打入了这名游客的支付宝账户。

“传统的退税方式耗时长,手续繁多。现在通过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顾客购物后在商场内就能完成退税,方便多了。”四川时尚百盛商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夏书军说。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为便利境外旅客购物办理离境退税,成都打造了“市内集中退付”“单店买、单店退”“口岸兜底退”等退税服务模式。

据介绍,今年1至8月,成都办理的离境退税业务同比增长227%,退税额同比增长218%,带动商品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93%。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