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回应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
多措并举推动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
17家重点车企公开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实施情况,并对账期改观充满期待。但由于账款支付涉及环节多、流程复杂,加之各车企供应链管理体系存在差异,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尺度不一的情况。9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如何看待有关举措?后续将如何引导企业践行账期承诺?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这名负责人说,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支付规范倡议。该倡议明确了货物交付验收、账期起计、对账结算、款项支付等要求,如明确货物验收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账期起算时间原则上为供应商交货并通过验收之日,对中小企业建议全部采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倡导供货双方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每次合同签订的有效期不少于1年。倡议细化了执行要求,有助于引领行业企业将账期承诺落到实处,对促进汽车行业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名负责人表示,随着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加快,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但同已有百年发展历史的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时间还不长,产品结构、市场规模和产业形态还在快速变化,供应链体系还不成熟,供应商缺少稳定预期;产业链韧性还不强,需要上下游企业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创新。整车企业延期支付货款,将增加供应商经营压力,直接影响企业投入,不利于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推动缩短货款账期,也有助于整车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质效,加快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和做大做强。整车企业应着眼长远,加强与供应商企业的互利共赢合作,相互扶持、相互成就,共建良好发展生态,共促产业高质量发展,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这名负责人说,17家重点整车企业作出供应商货款“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的承诺,体现了企业的责任和担当。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交流会商机制作用,及时解决落实中的问题,多措并举推动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链接
17家车企明确表态积极落实账款支付规范倡议
《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发布后,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广汽、北汽、江汽、奇瑞、赛力斯、吉利、比亚迪、长城、理想、蔚来、小鹏、零跑、小米等17家汽车生产企业陆续发布声明,表示将积极落实倡议,共同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长安汽车表示,截至目前,通过创新实施“按交付日起算+十日归集支付”方案,已经全面兑现账期不超60天的承诺,同时探索出一套规范、高效的供应商货款支付流程。
上汽集团表示,2025年6月,公司已正式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并且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后续上汽集团将继续积极落实相关要求,并以切实行动响应倡议。
吉利汽车集团表示,将以切实行动在订单确认、交付与验收、支付与结算、合同期限等重点环节落实倡议,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高质量践行供应商账期承诺。
长城汽车表示积极响应倡议,在支付方式上,一律采用电汇和银行承兑汇票,杜绝电子凭证支付;在已开展缩短账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支付流程。
东风汽车表示,将切实保障供应商权益,稳定供应商预期,增强产业链韧性,进一步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不断优化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