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近期,网络上频频曝出在马尼拉街头乞讨为生的中国人。
究其原因,源于近年来菲律宾博彩业整顿以及电诈窝点被频繁端查,不少在菲多年打拼的中国人突然失去“饭碗”。
当初怀揣“来菲淘金”的梦想出国,如今却陷入“吃不上饭、靠救济度日”的困境。
然而更令人费解的是,即便生活潦倒,这些滞留者仍迟迟不愿回国。
一边是他们“回不去”的无奈,一边是部分同胞的“看不惯”,有人甚至怒批:“来菲三年连存款都没有?死了算了!”
这场菲律宾华人滞留困境背后,隐藏着太多无奈、争议与社会关注。
淘金梦碎:从 “想赚大钱” 到 “靠救济活”
曾几何时,“去菲律宾搞钱” 成了不少人眼里的 “捷径”—— 有人奔着博彩业的高薪,有人抱着 “捞一笔就走” 的心思。
可随着 POGO(菲律宾离岸博彩运营商)整顿、电诈打击加码,这些 “饭碗” 一夜之间没了。
如今在菲律宾街头,时不时能看到靠同胞接济才能吃上饭的中国人:有的睡在廉价旅店里,一天只敢吃两顿泡面;有的蹲在唐人街角落,等着爱心组织发盒饭。
可就算惨到这份上,他们还是攥着 “不回国” 的念头,让人费解。
回不去的 6 大死结:身份、钱、面子,哪一个都能卡死人
不是不想回,是真的 “回不去”—— 滞留者的困境,早就被 6 个 “死结” 缠得死死的:
有人潇洒住巴拉望,有人骂 “滞留者咎由自取”
同样在菲律宾,有人的日子却过得截然不同 —— 比如一位网友直言 “我也暂时离不开菲律宾,但老子有存款,一点不慌”,还晒出在巴拉望的生活:住廉价民宿,每月房租才几千比索(约几百人民币),每天吃新鲜鱼虾,“好山好水,小菲也善良”。
对比之下,部分同胞对滞留者的态度格外尖锐:“POGO 才关 1 年就这么多‘挂逼仔’?
来菲 3 年以上,怎么可能一点存款都没有?这几年都干嘛了?”“看到来菲 6 年还吃不起饭的,这种人死了算了,凭什么让我们为你买单?”
更有人提议 “以后飞机上碰到滞留者求助,别管了,都是咎由自取,还有可能是骗子”。
一边是生存绝境,一边是无情指责,同胞间的矛盾愈发明显。
灰色产业的后遗症,终究要有人扛
其实,滞留菲律宾的这批人,不过是 “时代淘金梦” 破碎后的缩影 —— 他们踩着中菲灰色产业的红利来。
又在产业崩塌后被留在原地,成了 “身份黑、没钱花、丢不起人、回不去国” 的可怜人。
有人说 “回国之路不在于机票,而在于敢不敢面对现实”,可现实是,对很多人来说,“面对现实” 比 “在菲苟活” 更难。
而同胞间的互怼,更像是一场无奈的情绪发泄:潇洒者看不惯 “不负责的苟活”,滞留者逃不开 “回不去的困境”。
可说到底,这一切的根源,不过是灰色产业留下的后遗症 —— 当初的 “淘金捷径”,终究成了不少人一辈子的 “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