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从未来感到日常用 中国智造如何在全球赛道脱颖而出
2025-9-19 18:36
环球报
761

从“未来感”到“日常用”,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你我的生活。戴上眼镜,就能拥有一个随身的巨幕影院;机器人穿梭往来,成为我们工作、就医、就餐时的“新同事”。这些改变背后的企业,如何从技术突破走向市场引领?中国智造又如何在全球赛道上脱颖而出?

总台央视记者 王莉:你以为我在睡觉?其实我在看电影。戴上这款智能眼镜,随时随地享受私人影院。

走进这家刚刚将总部迁至上海的AR眼镜企业,科技感十足的空间里,最新款的AR眼镜迅速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XREAL联合创始人 张宇:这里我们创造了蛮多的全球和行业第一,比如说全球第一个可以达到视网膜级别的光学模组,同时这里面搭配的X1芯片也是全球第一颗专用的空间计算类芯片。我们花了三年的时间把这颗芯片做出来了。

谈起自家产品,张宇满是自豪。从全球首款消费级AR眼镜,到自主研发全球首款专为AR眼镜定制的空间计算芯片,企业不仅突破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更实现了产品的快速落地,连续四年稳居消费级AR眼镜销量冠军。

从0到1的发明创造,到1到100的持续优化,科技企业满怀期待、饱含激情。在上海一家机器人企业的测试区内,工程师们正在模拟环境中对各类机器人进行训练。

擎朗智能创始人兼CEO 李通:这个是不同的地面以及坡度的测试,对障碍的通过性的这样一个测试,那边的话是做一个振动性测试。

出差住酒店,机器人把外卖直接送到门口;在医院,机器人将药品、标本第一时间送到相关科室。不同于工厂里上下挥舞的机械臂,这些服务机器人和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场景直接相关。

服务机器人,看似习以为常,但背后却是巨大的技术挑战。餐厅里人来人往,配送机器人既要送得快,又要确保安全,这对研发和技术有很高的要求。企业团队通过持续优化算法,不断提升机器人识别与避障能力。整面墙的专利,默默见证着企业十五年来的技术沉淀。

目前,企业的机器人出货量已超过10万台,产品畅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李通:今天在服务型机器人赛道里边,实际上中国的厂商在整个全球的市场里处于一个领导者的角色。

聚焦科技人才 打造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科技人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支撑。2017年,上海提出打造人工智能人才高地,目前,上海全市人工智能人才规模近30万人,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一批90后甚至00后,已经成为上海人工智能领域的中坚力量。

要真地是上海一家科技企业的联合创始人,不大的空间里,一群年轻人正专注地教机器人完成各种动作。

魂伴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 要真地:先要教会它们做个动作,比如说什么叫握手,什么是比个心,什么是打招呼,什么是跳舞。我们主要做的是有“灵魂”的陪伴机器人。

为每个人打造一个专属的AI陪伴伙伴,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是要真地和他团队的梦想。然而,人工智能于他而言,其实是“半路出家”。

要真地:我其实是学电影的,因为我喜欢这样的东西,然后我就毅然决然地做了很大的准备和筹备工作之后,然后决定在这边去进行一个新的创业的路程。我甚至花了一年时间去从头学。

把热爱变成事业的,还有1994年出生的年轻创业者张佳维,对于人工智能科班出身的他来说,让人们从繁重、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是他更关注的事。

酷爱科技创始人 张佳维:我们用AI去帮企业执行一些非常耗时耗力的工作,让AI成为每个人的所谓“超能力”。

为了测试产品能否高效适应不同场景,张佳维选择将自己的团队作为首批“试验对象”。

张佳维:我们真人团队20人左右,但算上我们自身的一些AI小伙伴、AI员工,我们可能有一百五六十人。

凭借在国内积累的成熟经验,张佳维与团队正积极布局“AI出海”,向海外市场输出符合当地需求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张佳维:我们跟一些全球南方国家,中亚的国家,东盟的国家,也在进行一些AI应用场景落地的合作。我们感受其实非常明显,大家对于中国AI的认可其实在持续走高。

上下游配套 形成人工智能产业新格局

刚才新闻中的两位年轻的创业者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将公司安家在上海的“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那么,“模速空间”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空间”?它又具备哪些“模力”?

在“模速空间”,时常能见到三三两两的创业者围坐在圆桌旁交流业务。这个成立仅两年的社区,已经成为年轻创业者的首选地。

总台央视记者 王莉:在“模速空间”,入驻的企业可以享受这里提供的算力调度、公共语料、金融服务、人才服务、场景对接五大功能平台,在“模速空间”,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被汇聚在同一栋大楼里,你可以一站式配齐所有关键要素。

把优秀的企业汇聚在一起,“邻居就是合伙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已经成为“模速空间”的日常写照。

从“模速空间”出发,向东不到20公里,就来到了位于浦东的“模力社区”。

不少成熟的企业选择将总部迁入“模力社区”, 除了看重丰富的上下游配套,这里有力的产业扶持政策和人才引进措施,也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原因。 西有“模速空间”、东有“模力社区”,上海已形成人工智能产业新格局。

华院计算副总裁 张越己:让上下游的企业集中在一起,非常方便楼上楼下的企业定期做一些跨学科,跨技术领域,跨行业上下游的一些技术生态上的讨论,然后大家都能获得一些更快的信息和资讯,和一些新的技术方向上的尝试,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总台央视记者 王莉 张喆 罗安敏)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