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 在美、英、法等9国投反对票的情况下,联合国安理会19日未能通过一份旨在继续解除对伊朗制裁措施的决议草案。英、法、德等国同时试图启动对伊朗“快速恢复制裁”机制。伊朗外交部当天对此发表声明谴责。中方代表对此表示明确反对,强调政治外交解决伊核问题的必要性。
这是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外景(9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李睿摄
英法德强推“快速恢复制裁”
决议草案由9月安理会轮值主席韩国提出,未达到决议通过所需的9票赞成。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投赞成票,美国、英国、法国等9国投反对票,韩国和圭亚那弃权。
决议草案如获通过,将根据2015年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以及核可这一协议的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相关规定,继续解除联合国对伊朗的制裁措施。
6月20日,在瑞士日内瓦,德国外长瓦德富尔(中右)、英国外交大臣拉米(中左)、法国外长巴罗(中)与媒体见面(手机照片)。伊朗与英法德三国外交部长当地时间20日19时左右结束在瑞士日内瓦持续约3个小时的会晤。这是以色列与伊朗发生军事冲突以来,伊朗首次与西方国家高级官员进行面对面磋商。新华社记者王其冰摄
伊核协议参与方英国、法国、德国8月28日通知联合国安理会,以伊朗违反这一协议为由,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根据该机制,即日起,如果安理会未能在30天内就继续解除对伊朗制裁通过决议,联合国对伊朗的相关制裁将恢复。
然而,英法德三国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的合法性存疑,因为根据伊核协议和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前需经过“分歧解决机制”,而三国绕过“分歧解决机制”,企图直接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
接下来,伊朗同英法德三国及相关国家仍有一周左右时间进行外交磋商,避免对伊制裁恢复。
伊朗:非法、不合理、且挑衅
伊朗外交部19日晚发表声明,谴责英国、法国、德国当天试图强行推动联合国安理会恢复制裁伊朗的决议,表示伊朗决心继续推进和平核计划,同时保留“回应的权利”。
声明说,英法德此举“非法、不合理且挑衅,严重损害当前外交进程”。在安理会没有达成共识且有多个理事国反对的情况下,此举进一步侵蚀安理会的信誉,损害核不扩散机制。
声明警告说,如果安理会相关制裁决议因此恢复,美国和英法德三国需承担全部责任。
伊方重申,伊朗决心继续和平核计划,在通过外交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保留对“任何非法行为作出相应回应的权利”。伊朗呼吁国际社会所有负责任成员拒绝英法德强推安理会恢复对伊制裁的行为。
6月20日,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中)在联合国会议上发言。新华社记者连漪摄
伊朗多次表示反对英法德三国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17日晚与英国、法国、德国外长以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举行电话会谈,呼吁欧方继续通过外交途径,寻求“公平、平衡”的方案以解决伊朗核问题。
根据伊朗外交部发表的声明,阿拉格齐重申伊朗致力于通过外交途径寻求解决方案,批评欧方触发“快速恢复制裁”机制的做法“缺乏法律和逻辑依据”。
中国:制造紧张和分裂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19日在安理会表决继续解除对伊制裁措施决议草案后作解释性发言,强调中方坚决反对有关国家强推安理会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认为这种做法将严重损害通过政治外交方式解决伊核问题的努力。
6月24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前中)在安理会伊朗核问题公开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谢锷摄
傅聪指出,造成当前伊核问题困局的根源,是美国2018年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恢复并不断升级对伊单边制裁,致使伊朗无法享有协议赋予的经济红利,被迫减少履行协议义务。美国还置自身信誉于不顾,悍然对伊核设施发动军事打击,破坏由其自身发起的谈判进程。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法国、德国执意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对伊进行单方面惩罚,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此举在安理会制造紧张和分裂,无助于各方重建互信、弥合分歧,不利于推动实现早日复谈的外交努力,甚至可能导致不可预测的灾难性后果,将多年来的外交努力毁于一旦。中方对此严重关切。
傅聪强调,中方始终主张,政治外交解决伊核问题是唯一有效、可行选项,是实现持久和平的正确路径。这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看法。当前局势下,中方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克制,通过外交和对话解决问题,避免重回制裁施压与局势升级相互交替的恶性循环。(记者:尚绪谦、陈霄、沙达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