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 泰国当局22日通报,在泰缅边界湄索县莫艾河沿岸巡逻时,Ratchamanu 特种部队发现并截获一名非法渡河返回泰国的中国男子(音译周某军,43岁),经初步询问,他称自己被诱骗入缅甸境内的网络诈骗园区,乘机横渡回泰国后向当局求助,随后被移交当地警方并以“非法入境”罪名处理。
据该男子陈述与后续调查显示,他原本计划从中国经云南前往老挝找工作,但在来兴府朴帕县时被人接走并误送至缅甸一处由武装势力控制的诈骗园区,直至找到机会冒险渡河逃回泰国才脱离控制。泰方表示,尽管该男子持中国护照,但因未获合法入境许可,仍须配合司法程序。此类“先诱骗、后强控、再逼从事网络诈骗”的手法在边境地区并非孤例。
边境与电诈园区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泰缅接壤一带不断曝出以“高薪聘请”为幌子的诱骗案件,许多被诱者先被转移至缅甸境内的园区或窝点,之后遭到限制人身自由并被强迫参与网络诈骗或相关非法活动。为遏制此类犯罪,泰方与周边国家及执法机构已多次开展打击和救援行动。相关行动也显示出边境巡逻与联合执法的重要性。
近期对策方面,泰国亦采取了更强硬的措施——包括对涉区供电、燃油与网络等渠道实施管控,以切断诈骗园区运转的“命脉”。有报道指出,此类措施已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园区运作,但长期见效仍需跨国执法与情报共享的持续配合。
此案既是个体悲剧,也折射出区域治理与跨国犯罪的复杂性。一方面,受害者往往在信息不对称与求职焦虑中被引诱上钩,另一方面,犯罪团伙的跨境躲藏使得单一国家难以彻底根除问题。对策应当“两条并举”:一是加强源头防范——通过宣传教育、严格监管线上招工渠道、提升公众识骗能力,阻断诱骗链条;二是强化国际合作——促进情报互通、联合执法与司法协助,确保一旦发现受害者能快速救援并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