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24日)上午10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改革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省市县应急物资储备库全覆盖
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破解极端灾害造成的断路、断网、断电难题,应急管理部门——
在高风险区预置大中型无人机通信平台、应急通信基站、卫星电话,10.2万个多灾边远乡村有了保底通信装备;
在偏远易灾地区规划建设一批直升机起降点,建立重大灾害社会力量无人机应急合作机制,实现救援人员和装备物资快速投送。
中央储备较“十三五”末增长39.6%,基本实现省市县应急物资储备库全覆盖,建立物资联动调拨机制和快速通行渠道。
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地震预警系统
据中国地震局局长王昆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地震预警系统,秒级预警覆盖重点危险区90%以上,分钟级烈度速报为抢险救援决策提供有力支撑。预警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发布4级以上地震预警359次,为公众防震避险和高铁、精密制造等行业应急处置争取了宝贵时间。
“十四五”期间,首次开展全国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协调相关部门着力推进四川、云南、新疆等地震高烈度区229个重点区县房屋设施加固,加固房屋经受住多次地震考验,减少了人员伤亡。
电动自行车火灾数量下降
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国正在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三个“全链条”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通过严控进楼入户及充电等危险行为,打击非法改装,提升安全标准,电动自行车火灾由整治之初的每月每百万辆5.6起下降至2起。以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为例,伤亡人数比整治之前下降了86%。
矿山事故起数、遇难人数下降
据介绍,2021—2024年平均每年发生矿山事故起数、遇难人数分别比“十三五”下降29.7%、29.1%。
目前,全系统累计开展远程监察执法1万余矿次,发现问题隐患4.2万余条,其中重大事故隐患480余条,及时化解消除了一大批重大安全风险隐患。与2020年相比,全国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由494个增加到目前的19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