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在9月24日发布的《世界风险指数2025》(World Risk Index 2025)中,菲律宾再度被评为“全球最危险国家”,连续位居世界灾害高风险榜首。报告指出,菲律宾因频繁遭遇台风、洪水、地震及气候变化冲击,整体脆弱度居全球之最。
这份年度报告评估了193个联合国成员国的灾害风险,覆盖全球99%以上人口。今年特别关注“洪水风险”。结果显示,菲律宾灾害特征明显:岛屿众多、人口密集且多沿海分布,适应能力有限,导致风险指数长期居高不下。
洪水风险成最大隐患
报告点名多省为洪水高危区,包括卡加延、北阿古桑、邦阿西楠、邦板牙、马京达瑙,以及人口稠密的首都大都会马尼拉。马尼拉因地势低洼、排水系统不畅,加上快速城市化,频频遭遇闪洪,成为全国第六大洪水风险地区。相比之下,拉古纳、巴丹群岛、萨兰加尼等地因地形优势,风险较低。
亚洲、美洲成风险热点
报告显示,亚洲与美洲仍是全球主要灾害风险区,而非洲整体最脆弱,近八成国土处于高风险或极高风险状态。全球排名中,印度跃升至第二,超过印尼;中国重新进入前十,将孟加拉挤至第11位。前十名还包括哥伦比亚、墨西哥、缅甸、莫桑比克、俄罗斯和巴基斯坦。
气候变化推高风险
报告强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是灾害风险飙升的重要推手。2024年被记录为史上最热一年,全球气温连续11个月超过《巴黎协定》设定的上限。洪水、气旋、干旱等极端天气预计未来将更频繁、更猛烈。除了自然因素,社会不平等、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等问题,也大幅削弱了各国的适应力与恢复力。
专家呼吁:建设韧性社会
《世界风险指数》呼吁各国尽快采取措施,包括加强防洪工程、完善预警机制、改善城市规划、减少社会不平等、提升医疗与应急体系。专家警告,即使是富裕国家,如果公共服务紧缩,同样可能因“结构性脆弱”而在灾害中陷入困境。
对菲律宾而言,洪水与风暴已不只是环境议题,更是社会治理与发展模式的重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