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焦点访谈丨技能点亮未来 看产业与人才如何双向奔赴
2025-9-30 13:02
环球报
1173

9月19日到9月23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河南郑州举办,这场代表着中国职业技能领域最高水平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汇聚了全国35个代表团、3420名顶尖选手,在106个竞赛项目的赛场上同台竞技。全国技能大赛举办到第三届了,竞赛场上技能角逐有哪些新特点?新技术、新技能的提升怎样和产业焕新同频共振?技能人才未来又该如何把握新的职业机遇呢?

来自全国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选手角逐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技能领域最高水平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大赛共设置106个竞赛项目,包括66个世界技能大赛选拔项目和40个国赛精选项目。

本届大赛亮点鲜明,第一大亮点就是赛项设置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前沿。与第二届相比,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相关的项目增加了15项。特别是国赛项目中,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技术、新能源等新领域赛项占比超50%。满满的科技感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在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比赛现场,记者看到,参赛选手们通过编写代码给机器人装上了聪明的“大脑”,让两台服务机器人完成送快递、垃圾分类的工作。

同样是机器人的应用,在自主移动机器人赛项,机器人“上岗”摘水果,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 翟涛:这项大赛和产业紧密结合,和企业需求紧密对接。我们通过举办大赛,让大家在场地里面看到,很多竞赛项目都和当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新职业的涌现密切相关。

新产业的前沿发展必然推动新技术、新技能的应用。本届大赛中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和集成电路等这些专业技术类项目集中展现了技术技能深度融合的最新趋势和尖端水平。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张勇:数字孪生技术是目前新兴技术的一个代表,是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的关键核心技术,可以实现物理实体数字化模型和决策优化,形成一个闭环连接,有利于助推我们国家智能制造的转型发展。我们这两年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关键的一些核心的新技术引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当中。

新技术新技能的发展也催生了“新工匠”。这届比赛第二个亮点就是高学历的“新工匠”们越来越多,在赛场上大显身手。这届赛场上有不少来自院校的“技能新星”,他们中有不少人是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33%。来自河北代表团的马宏林就是本科学历,他获得了本次大赛数字孪生应用项目的金牌。20岁出头的他已经是一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还曾获得过多个数字技术相关比赛的全国奖项,在他看来,当好一名数字“新工匠”需要把活儿做到非常精细。

在无人机植保赛场中,选手们除了要进行软件硬件故障排查,还要在模拟农田环境中进行厘米级精度的植保飞行较量,化身掌握航测、测绘与精准植保技术的“新农人”。内蒙古选手云德威也是本科学历,他长期专注于无人机操控技术与农业应用技术创新,曾拿到过内蒙古自治区区内相关比赛冠军,这次他切身体会到了比赛对新职业、新技能的考验。

无人机驾驶(植保)项目参赛选手云德威:这次的挑战主要在于编程这一块,可能我底子比较差,编程这一块难度挑战非常大。这次比赛故障做得很多,尤其遥控器做的故障,只要遥控器故障解不出来,飞机就无法解锁、无法起飞。

无人机驾驶(植保)项目裁判长 刘亚林:选手大概70%以上是本科学历,他们是从事无人机植保的一些技术骨干,竞赛的不仅仅是能把无人机飞起来,还涉及维修装调、测绘相关的知识,赛项还融合了多专业,对无人机选手复合性要求比较高。

可以看出,想当一名合格的“新工匠”并不容易。除了手上要有细腻的活儿,对其他能力素质的要求也相当之高。

可以说全国技能大赛是对一些高技术技能人才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验,在飞机维修比赛现场,参加这个项目的选手要求非常高,他们不光要掌握飞机系统和部件的维修技能,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 张成刚:现在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以高质量发展驱动现代产业升级,未来我们需要有越来越多的技能劳动者,他们一方面有着比较高的学历,意味着他们有很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有技能实践经验,只有把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才能适应高精尖技术产业升级的需要。

这届全国技能大赛的第三个亮点就是传统项目有了新的技术要求。虽然传统项目从第二届的26项减少到了16项,但是技艺的比拼依然非常火热,从育婴养老、美发到汽车喷漆,在新产业新赛道的带动下,这些传统技术也有了新要求。

江西新余康展高级技工学校教师 王立平:以前传统喷漆大部分用油性金属漆,现在赛程都换成水性漆,也就是环保材料,水性漆要配套专用的水性喷枪,都有环环相扣的一些要求。包括色漆的发花程度、干燥程度,后面喷清漆的亮度、厚度都有一定的要求,项目技术也在逐步上升。

在美发比赛项目现场,一块块智慧屏显得十分醒目,这些屏幕是比赛过程和评价一个重要工具。

美发赛项解说员 岳静茹:赛场升级,智慧屏的一些赛题展示、一些要求,传统比赛意义上,很多赛题以及图片可能是纸质的,可能会出现打印偏色以及阅读的时候关键信息遗漏。但是一直显示在屏幕上,有职业场景的保留,还有比赛功能性的保留,选手可能会遇到问题,举手系统连接到我们的后台,这样记录就会比人工记录更加客观和科学。

栩栩如生的小锦鲤、非常逼真的小石榴,都是参赛选手用面点制作出来的。在中式面点的比赛现场,正在上演一场现实版食神大赛,这个项目也是这次乡村振兴赛项的项目之一,他们做出来的面点非常精细,手上的活一定是非常精巧,这也可以看出这次全国技能大赛汇聚了来自行行业业的能工巧匠。

而技能的竞赛也是一种特殊的技能人才评价方式。本届大赛更凸显“选拔+激励”的双重价值:既为世界技能大赛遴选优秀选手,获奖选手还能够直接晋升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这为大量年轻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也会带动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就业之路。本次大赛首次设立的乡村振兴赛项中就有这样的体现。

中式面点项目裁判长 赵会连:比如一款龙须面,我们指定要做长40厘米、重200克,这是我们制定要求的。中式面点技艺已经纳入了国家眼界之内,选手如果是第一名的话,能拿到全国技术能手的称号。

而且,这届大赛期间还举办了技能强国论坛、技能展示交流、绝技绝活展演、技能培训小课堂等活动,不仅为技能人才提供了见证自我、交流学习的机会,也让观众直观感受技能的魅力和价值。此外,多家技工院校与企业在现场签约校企合作项目,这体现了综合性职业技能赛事从比赛到展示到促进的全链条作用,也推动打造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 翟涛:有一些企业观察选手(学生身份参赛选手)的比赛情况,赛后可能会去洽谈就业意向。我们不是为了办赛而办赛,实际上是通过这个赛引导更多的青年人,在自己的职业选择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让更多的人能够选择更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让社会上的每一个行业都有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支撑,使全社会能够更加关注到技能改变生活,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发展前程,也就是这届的主题“技能照亮前程”。

产业发展带动职业变迁,引领技能人才培养方向。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可以推动构建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使产业焕新与技能进步同频共振。从比拼到育才,从展示到传承,一颗颗匠心、一个个梦想在这里被点亮。未来,也将会有更多懂技术、善创新、能担当的新时代技能人才,从竞技赛场走向产业一线,在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扎根生长,汇聚起助推产业升级的澎湃动能。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