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巴拉灣外國水下無人機 疑被用於非法海洋研究
2025-10-1 02:19
菲律宾商报
331

本報訊:菲海警9月30日確認,當地漁民在巴拉灣省利納巴干(Linapacan, Palawan)沿岸水域發現一架標有中文標記的可疑水下無人機,引發其可能被用於菲水域非法海洋研究的疑慮。

菲海警隊西菲律濱海發言人傑·塔列拉准將(Jay Tarriela)表示,這具長約12英尺的裝置於9月28日在巴蘭戈南描籠涯(Barangay Barangonan)附近水域被漁民發現,已立即移交利納巴干海警站進行驗證、技術檢驗與調查。

塔列拉說:“初步觀察顯示該裝置配備導電度——溫度——深度傳感器——一種用於測量海水鹽度、溫度與深度的精密探針,係海洋剖面觀測之關鍵參數。”

他指出傳感器上的中文標籤“海水鹽度傳感器”,為測量海水鹽濃度之設備,並載有序號(CTD-20090334),可能意味此為2009年製造、具獨特序號“0334”的電度——溫度——深度傳感器。

塔列拉提及無人機因長期海水浸泡出現明顯腐蝕,且安裝於堅固金屬框架上,“此為常見於自主水下載具(即水下無人機)的典型結構”。

塔列拉說:“此事件凸顯菲國水域持續存在非法海洋科學研究,與過去涉及外國自主水下載具的類似事件模式相符。”

自2022年以來,菲海警隊至少記錄五起水下無人機發現案例:北伊羅戈省帕蘇金(2022年7月)、三描禮士省外海(2022年9月)、加牙鄢省卡拉揚島(2024年8月)、東密杉彌示省伊尼塔奧(2024年10月)與馬實描地省仙巴斯瓜(2024年12月)。

塔列拉表示先前至少三起案例“根據中國電信SIM卡、連接北京華創智造的銥星收發器,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標記電池組等證據,均與中方部署有關”。

“過往對類似無人機的鑑識分析顯示,其為先進水下監測與海床測繪工具。整合式電度——溫度——深度傳感器可收集鹽度、溫度梯度、深度與聲學傳播數據,對海底地形繪製與環境監測至關重要。”

“回收單位具自主數據處理、儲存與衛星傳輸能力,其中一例更發現運行期間與中國本土的加密通訊紀錄。”

菲海警隊表示正對該裝置進行詳細鑑識分析,以確認其確切來源、操作歷史與潛在安全風險,同時呼籲民眾向最近海警站通報任何可疑海事物體。

菲海警隊司令羅尼·吉爾·加萬上將(Adm. Ronnie Gil Gavan)強調:“菲海警隊持續保持警覺守護海事領域及漁民生計。我們肯定當地漁民迅速通報之舉,此事彰顯需持續提升社區意識,並採取全民協力方略遏止我國水域未授權活動。”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