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青海将“秦刻石”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5-10-10 09:54
环球报
907

本报西宁10月9日电 记者王雯静、万玛加 从青海省政府获悉,本报最先披露并开展学术争鸣的“昆仑石刻”(9月15日国家文物局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已被青海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列入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青海省政府在通知中指出,这方秦刻石是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成果,是我国目前已知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对研究秦代政治格局、文化形态、地理认知以及古代交通路线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为切实加强刻石保护管理利用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青海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刻石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列入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此前,国家文物局指导青海省文物行政部门,将刻石核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视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管理,并将在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中予以重点关注。

“秦刻石发现于黄河源区扎陵湖畔,这对我们深度理解古代文献中‘河出昆仑’等记载提供了新佐证。”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鄂崇荣表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这方秦刻石,积极开展大讨论,让本来小众的学术讨论成为大众热议的现象级文化事件,反映了一种“新大众学术文化”的兴起。

据介绍,青海各有关单位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加强对已公布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进一步提升青海省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增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 》2025年10月10日01版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