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最新农情监测显示,持续阴雨导致河南粮食主产区土壤水分饱和,玉米、水稻、大豆等秋粮抢收正在和“时间赛跑”。记者在一线蹲点采访时就遇到了一支空中的抢收“奇兵”。
在河南新乡的原阳县黄河岸边的一个中原小粮仓。记者赶到的时候,无人机现在带着它的“战利品”已经归仓了。
记者现场掐表测了下,无人机启动、定位、抓取玉米、运回来,全程不到一刻钟,能跑一公里。
记者: 这一袋还挺沉的。
村民: 七八十斤,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确实是农民的好帮手。
给无人机派单、下达作业任务的是眼前这位年轻人。这样的“新农人”,在原阳有上千个。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刘婧: 全县现在有1400多架无人机,今年的机手特别忙,尤其是现在这个阶段,帮了农民朋友一个大忙。
记者: 这个农用无人机,政府给咱有没有支持?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无人机飞手张栋: 有啊,政府补贴了几万块钱。
全县总动员,科技服务精准触达每一块待收农田。原阳三秋生产指导组服务在一线,调配1676台轮式收割机、330台专用履带式收割机,收、烘、晒一条龙服务,全力抢收。截至目前,原阳已收玉米63万亩,进度超过九成。
一天一台烘干机下线 抢收装备持续“上新”
持续阴雨天气让粮食抢收面临“晾晒难、烘干急”的突出问题。在山东武城的工厂里,移动烘干机正以“一天一台”的速度下线驰援。
在武城才兴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对一批移动式烘干机进行发货前的安排。今年持续降雨,催生了市场新需求。才兴公司所在的鲁权屯镇,拥有全国最大的暖通空调产业集群。这次,当地的“空调专家”们巧妙地将工业精密温控技术“嫁接”到农业领域。
种粮大户更看重实效。记者在眼前这个8小时流程图上看到,烘干机在利用热风快速脱水后,立即引入冷风分散湿气,6—8小时就能把湿玉米烘到安全水分,还不会烫伤粮粒。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县移动烘干机已投用近百台,每天不间断展开烘干,让颗粒归仓不落空。
全力保障 连阴雨天气影响地区粮食收购
10月11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印发通知,出台十项措施,全力保障连阴雨天气影响地区粮食收购。《通知》要求农发行各分支机构要发挥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全力配合地方政府解决不达标粮食收购问题。
同时开辟绿色通道、搭建产销平台,积极开展供需对接、工贸对接和产销对接服务,提升粮食市场购销活力。目前农发行已安排秋粮收购信贷资金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