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参展优质企业第一次破万,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模最大广交会创新味浓
2025-10-16 06:56
环球报
280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15日在广州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广交会展位总数达7.46万个,参展企业超3.2万家,其中拥有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优质企业突破1万家,均创历史新高。预计有超400家头部采购企业共赴这场享誉全球的经贸盛会,中国“朋友圈”持续扩容,全球产供链合作越发紧密。“如今,对巴西企业主来说,广交会已成为最重要的展会之一。”来自巴西的采购商弗拉卡里1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率领的采购团包括300多人,他们来自不同行业,这里几乎所有品类的产品都受到欢迎。德国财经网称,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广交会持续推动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为经济注入新动能。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称,展望未来,中国外贸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提供了启示。在全球经济预计放缓的背景下,中国外贸的持续增长,彰显了政策实效与前瞻视野带来的韧性。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的拓展,并非冰冷的统计数字,而是一幅“互联互通、共同繁荣”的锦绣图。

助力外贸“向新”“向智”“向绿”发展

本届广交会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在广州分三期举办,展览面积达到155万平方米,约3600家企业首次亮相。《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截至15日开幕,已有来自218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4万名采购商完成预登记,比上半年举行的第137届增长10%。其中,欧盟、美国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采购商增长明显。

本届广交会助力外贸“向新”“向智”“向绿”发展,参展企业中拥有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优质企业首次突破1万家,占出口展企业总数的34%。据展前调研,预计现场展示新产品(近一年研发)超100万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近110万件、广交会首展产品近80万件。“可以说,广交会已经成为广大外贸企业展示研发能力、推介行业新品的重要平台。”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王志华日前在商务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在同一场发布会上,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朱咏介绍称,本届广交会新品发布创新味更浓,“首发新品中,63%应用创新技术,48%实现功能升级,47%体现绿色低碳,31%使用创新材料,全面展现中国外贸创新活力”。

从展区题材看,本届广交会首设智慧医疗专区,吸引手术机器人、智能监测及可穿戴设备等47家企业参加;继续设服务机器人专区,引入46家行业领先企业,展出具身机器人、机器狗等,培育外贸发展新亮点。

来自美国的采购商阿卜杜勒-哈米德·优素福1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在机器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希望参与其中”。虽然美国未来可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导致产品价格上升和物流时间增加,“但考虑到机器人的潜力以及它能为你带来的价值,(这些)不是问题”。商用智能机器人企业智绘科技CMO郭巍则告诉记者,美国对华威胁加征关税可能会给该企业造成一些影响,但不会太大。这一方面是因为当地客户会想办法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美国打击非法移民导致一些领域出现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因此相关需求依然存在。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15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质生产力汇集广交会向全球展示了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向全球采购商展现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

此外,有俄媒称,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外国高科技产品公司选择中国作为战略市场。这表明中国的技术潜力已获得全球认可。因此,中国如今已成为全球新技术和复杂产品领域的领军力量之一,正在改变全球产业格局。

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

本届广交会开幕前夕,中国外贸今年前三季度成绩单出炉。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19.95万亿元,增长7.1%。9月当月,进出口4.04万亿元,增长8%。这一增长态势也体现在季度数据中:一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1.3%,二季度增长4.5%,三季度增长6%,增速逐季加快。

“在全球贸易似乎日益受到关税和地缘政治压力影响的时代,中国的对外贸易表现却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对比。”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15日称,中国的外贸增长趋势印证了一个更深刻的变化:长期依赖低成本制造的中国外贸体系,正逐步转型为更精密的增长引擎,通过结构性改革抵御外部冲击。这一转型的核心,是出口结构的主动调整。纺织品、消费电子产品等传统商品虽仍占主导地位,但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正持续提升。具备人工智能功能的工业机器人就是典型代表,前三季度出口同比激增54.9%,精准对接了从东南亚到拉丁美洲的全球工厂自动化需求。

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称,中国创新驱动的增长,还与贸易伙伴的战略性拓展同步推进。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合作。前三季度,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37万亿元,增长6.2%,占进出口总值的51.7%,比重提升1.1个百分点。

周密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也反映出,中国齐全的工业体系已经紧密地与全球产供链结合在一起。作为重要的制造基地,中国在推动全球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虽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泛滥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但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坚持扩大对外开放,致力于增强全球经贸合作,这样的理念也吸引更多经贸伙伴与中国建立连接,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的安全畅通。

俄专家:上调中国增长预期合理

在报道中国前三季度的贸易成绩单时,美国《财富》杂志称,中国现在的经济表现优于今年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公布关税计划时外界的预期。今年早些时候,世界银行曾预测中国经济在2025年将增长4%,但上周将其上调至4.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4日在世行和IMF年会期间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中国经济在2025年将增长4.8%,比一年前的预测上调0.3个百分点。IMF在报告中称,中国经济的韧性表现得益于“2025年在国际贸易上的提前布局以及财政扩张政策支撑下相对强劲的国内消费”,这“足以抵消不确定性加剧和关税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对于将中国2025年GDP增长预期上调,俄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世界政治与战略分析中心主任扎克利亚兹明斯卡娅称:“对中国GDP增长预期的上调是完全合理的。今年中国的经济形势更好了,上半年GDP增长了5.3%,已经高于既定的目标。2025年中国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将更快,达到6.6%,而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将达到5.5%。中国的数字化和信息技术服务相关行业正在增强。因此,我们看到了增长空间。”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14日在北京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上,多位企业家和其他与会代表在发言中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乐观情绪。他们认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顶住压力、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有不少新的亮点。虽然仍面临一些困难,但有利因素在不断积累。

【环球时报赴广东特派记者 迟静怡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 昭东 文远】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