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拉斯維加斯10月19日電:就在上週六,距離菲律濱人首次踏上北美大陸已過了四百多年。如今,菲裔美國人正努力延續他們的文化足跡。
在慶祝十月“菲裔美國人歷史月”期間,許多菲裔人士正積極爭取所在城市對“菲律濱城”的認可——這是一種文化區的指定,類似於唐人街、日本城和韓國城,旨在凸顯僑民和移民群體對主要城市整體身份認同的貢獻。
這種認可可以通過設立地標、活動支持,甚至是永久性的標誌來實現。三年前,洛杉磯的“歷史菲律濱城”——最早於2002年被指定為一個社區——建成了一座入口拱門;而紐約市皇后區的“小馬尼拉”也首次設立了官方路牌。現在,拉斯維加斯也加入了這一行列。
就在上週,一塊官方的“菲律濱城文化區”路牌在熱烈的歡呼聲中揭幕——這是在克拉克縣委員會一致通過決議確認該文化區六個月後實現的。
“那是個偉大的日子,”菲律濱城拉斯維加斯董事會首任會長羅齊塔·李(Rozita Lee)回憶起縣政府的批准時說道。“一個偉大的日子,因為我們意識到政府確實認可我們菲律濱人是內華達州一個有效、穩固的群體。我們都高興極了。”
為“菲律濱城”正名
現年90歲的李在拉斯維加斯已居住近50年。她親眼見證了拉斯維加斯大道以東一條1.2英里(1.6公里)長的走廊地帶,逐漸發展出菲律濱小企業、一家廣播電台,以及像海鮮城(Seafood City)超市和快樂蜂(Jollibee)這樣的連鎖店。去年,菲律濱城董事會的第一步是收集數據以支持他們的提案。菲裔是拉斯維加斯都會區最大的亞裔群體,人數超過20萬。
他們同時也在企業主中進行宣傳。
“我們拜訪了該區域的人們,因為我們必須挨家挨戶敲門,告訴他們這個地區有可能被命名為菲律濱城,並詢問他們是否支持,”李氏說。“每個人都表示同意。”
如今已從董事會卸任的李氏,目前正在籌劃一個菲裔美國人博物館。
現任董事會會長伯尼·貝尼托(Bernie Benito)則期待將菲律濱城打造成一個能吸引遊客的地點。
“我們將嘗試從文化層面進行推廣。我們將吸引開發商和投資者來到這個區域設立他們的業務,”貝尼托說。
與其他族裔“城”相比為數不多的菲律濱城
1587年10月18日,一艘西班牙大帆船上的菲律濱偵察兵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莫羅灣登陸,這很可能使他們成為已知最早到達美國的亞洲人。而直到近200年後,菲律濱人才開始在路易斯安那州和西海岸定居下來。
二戰前,存在一些主要由單身男性組成的菲律濱聚居區。但它們不如唐人街和日本城那樣普遍。洛約拉馬利蒙特大學亞太裔美國研究客座教授約瑟夫·貝納多(Joseph Bernardo)指出,隨著部分男性搬離,許多這樣的聚居區要么被拆除,要么逐漸衰落。
美國從1898年到1946年對菲律濱的殖民統治,導致菲律濱人學習英語並融入西方文化。
“他們掌握了英語,這不一定使他們必須依賴族裔經濟才能在美國生存,”貝納多說。“他們可以比其他亞洲移民更容易地找到護士、會計師、律師和醫生等工作。”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估計,有450萬菲律濱人居住在美國,其中不到一半是移民。研究與政策組織AAPI Data的資料顯示,註冊護士是最常見的職業。
“越來越多的菲裔美國人注重文化自豪感,並希望有一個社區空間來體現這一點,”貝納多說。
如今,存在幾個菲律濱城,其中一些比其他的更為活躍。加利福尼亞州斯托克頓一度充滿活力的“小馬尼拉”在1970年代因修建一條橫跨城鎮的高速公路而被拆除。但倡導組織“小馬尼拉崛起”會組織歷史步行導覽。在三藩市,一個由藝術家推動、名為SOMA Pilipinas的“菲律濱文化遺產區”包含了一個社區中心和公共藝術作品。加拿大多倫多也有一個活躍的“小馬尼拉”。
文化標記與地標為何重要
今年5月,二十多位居民興奮地在一輛嶄新的西雅圖有軌電車前合影,這輛電車車身包裹著“菲律濱城”的標識。對他們而言,這是他們菲律濱城的一個具體象徵。西雅圖市議會於2017年正式承認了該菲律濱城。“西雅圖菲律濱城”的執行董事德文·卡巴尼爾亞(Devin Cabanilla)申請到了這輛特別的有軌電車。
“我認為擁有那輛有軌電車確實為我們帶來了開端,因為在某種程度上,公眾並不關心。就算有一條法律說你是菲律濱城,那又怎樣?它有哪些可見的標記呢?”卡巴尼爾亞說。“人們確實想要一些具體的東西。”
卡巴尼爾亞的姑婆和姑公——多蘿西(Dorothy)和弗雷德·科爾多瓦(Fred Cordova)——因其通過他們創辦的組織“菲裔美國人全國歷史學會”在1992年創立了“菲裔美國人歷史月”而備受赞誉。
菲律濱城是西雅圖華埠國際區的一部分。除了餐廳和商店,卡巴尼爾亞希望遊客能停下來欣賞像何塞·黎剎博士橋這樣的地標,該橋以倡導菲律濱獨立的作家命名。還有“鮑勃叔叔之家”,一棟以當地菲裔美國民權活動家鮑勃·桑托斯(Bob Santos)命名的經濟適用公寓樓。
菲律濱城未來的目標包括設立官方標誌、舉辦如詩歌會和夏季街區派對等活動。
“我們的主要願景是重現國際區在鼎盛時期所具有的團結精神,那時它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地方,”卡巴尼爾亞說。“我需要讓白人明白,這裡不僅僅有中國、日本、東亞的東西。它一直以來都包含著菲律濱人在這個區的支持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