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廉政法庭首席法官傑拉爾丁·埃孔(Geraldine Econg)週二表示,該院正計劃就異常防洪工程項目進行馬拉松式聽證,並目標在一年內作出判決。
埃孔在接受專訪時指出,法院深知公眾要求對異常案件責任人追究問責的強烈訴求。
她強調:“此事已震撼整個菲律濱社會。我認為我們也應盡其所能確保被起訴者承擔相應責任。涉案金額遠超過優先發展援助基金(政治分肥),情況令人震驚。”
埃孔說明,廉政法庭將向最高法院提交“廉政法庭加速審理規則”申請核准。
根據新規,法院可在六至八個月內完成防洪工程案件審理並作出裁決。
她具體解釋流程:被告被捕後將安排五至十日進行傳訊與預審,隨後控辯雙方各有六十日(合計兩個月)提交證據與傳喚證人,案件送交判決後法院則有六十日作出裁決。
埃孔表示:“我們將縮短判決製作時間——由合議庭三位法官分工,主筆法官撰寫判決書期限四十日,資深非主筆法官審閱十日,初階法官再審閱十日。雖無法保證明年定有人入獄,但我們將作出系列判決。”
關於預審程序,她補充說明:“檢辯雙方將於庭上商討認罪協商可能性,被告或對較輕罪名認罪,意味其承認部分罪責,但實際發展尚難斷言。”
然而防洪工程訴訟未必全由廉政法庭審理。
該院管轄範圍限於薪資等級27級以上公職人員,而目前公造部向監察署起訴的最高層級官員,是薪資等級25級的前武敖斯第一區工程師亨利·亞干沓拉(Henry Alcantara)。
埃孔對此說明:“案件歸類標準不在情節輕重或涉案金額,而是涉事公職人員的薪資等級。監察署已明確表態將徹查並確保起訴準確性。若最終認定無人員屬廉政法庭管轄範圍,案件將移交初審或二審地方法院審理。”
關於庭審直播可能性
埃孔同時表示,若公眾呼聲高漲,廉政法庭對直播庭審程序持開放態度,儘管媒體此前已獲准進入法庭報導其他案件。
她指出法院將向目前禁止法庭聽證直播的最高法院申請許可,以保障被告權利。
埃孔強調:“最高法院對民意反應極其重視。若存在強烈訴求,我們將重申申請。連續審判制度的優點在於——根據我在普通法院的多次實踐經驗,即便是旁聽民眾也能清晰判斷被告是否有罪。法官作出最終判決的邏輯脈絡將全程透明。若判決有誤,疏失將無所遁形。若最高法院准許直播,我們當然樂見其成,因本無任何隱瞞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