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两国对抗逐渐超越关税反围,演变为对关键资源和技术控制权的争夺。经济压力正成为一种战略胁迫手段,两大经济体相互依赖的关键点凸显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在争夺市场、原材料和技术优势的竞争中,贸易紧张局势正升级为一场旷日持久的系统性对峙。正因为如此,特朗普政府最初指望的结果越来越难以评估。事实证明,取得战略优势比华盛顿预期的要困难得多。著名评论员吉迪恩·拉赫曼在其《金融时报》专栏中如是说。
特朗普发动贸易战时,他的主要理由是:由于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量远远超过中国从美国的进口量,因此美国掌握着全部主动权。文章指出,如果美国能够轻易地找到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这或许是真的。但在一些关键产品类别中,中国目前仍是主导供应方。
最明显的类别就是稀土和关键矿产。中国目前正威胁要大幅限制这些产品的出口。任何关注美中贸易争端的人都能预见到这一打击很快到来。美国知道,如果这些新的限制措施像中国威胁的那样在12月生效,美国的一些生产线会很快趋于停顿。
为了打击美国,中国必须限制对全球的出口;否则,美国可以通过第三国购买所需产品。但鉴于美国对朋友和敌人都征收关税,已经打消了众多善意,美国财长贝森特预测世界其他国家会站在美国一边的说法,令人怀疑。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如此不受欢迎,以至于会让一些国家暗中支持中国。
稀有资源目前似乎是中国最有力的武器。但如果贸易战进一步升级,其他因素也可能发挥作用。例如,中国是广泛使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以及治疗心脏病、癌症和过敏症的药物的关键化学品的唯一供应国。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美国使用的近700种药物依赖于中国独家生产的成分。随着中美地缘政治和贸易紧张局势的升级,两国都在寻找可以利用的筹码。但美国的寻找结果迄今为止并不令人乐观。
当美国对华为实施制裁并禁止美国公司向其出售计算机芯片时,一些人以为这家中国领先的科技公司将落入痛苦的衰退和死亡境地。但得益于中国制造的芯片和技术,华为已经恢复元气,现在似乎正走在康庄大道上。美国还企图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竞赛中的领先地位。然而,出口限制未能阻止DeepSeek的出现:DeepSeek成了美国OpenAI等领先公司的高效替代方案。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不对转载自外国媒体的信息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