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浴血和平》剧照。
《震耳欲聋》海报。
《窗外是蓝星》剧照。
以上图片均为片方提供
这样的“名场面”令人动容。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片尾,12位志愿军老战士的名字缓缓浮现,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90岁。一位观众在短视频平台上留言:“看到老英雄的名字,影院里都是抽泣声。”宛若一场网络接力,素不相识的人们“晒”出一张张志愿军战士的照片,他们是“俺爹”“外婆”“爷爷”“我外公”,银幕上是他们的无悔青春,屏幕外,泪水盈满眼眶。
浩渺宇宙与人类文明的碰撞震撼人心。在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的掌镜下,《窗外是蓝星》的纪实镜头如温柔目光,将辽东半岛、青藏高原、塔克拉玛干沙漠、山东半岛、京津冀城市群以及阿拉伯半岛、埃塞俄比亚高原等“蓝星”上人类文明的坐标一一“抚”过。一位巴西观众感慨:“看完电影,我更加理解了人类为探索宇宙付出的努力与勇气。”
你可能还“刷”到类似“《震耳欲聋》手语教学慢速版”的短视频,记住了“报警”“救人”等简单易学却在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手语,了解到全国有2000多万听障人士和80多万律师中手语律师却只有不足30人的现状。留言区里,有网友说:“这才是电影的意义。”
说得多好啊!电影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票房数据,更在于长久驻留观众心里,担当起文明的记录者和传承者;也不仅仅在于大银幕上的高光时刻,更在于由大银幕连接起更广大的人群、更辽阔的地域和更深远的未来。
截至10月8日,全年电影总票房已达437.89亿元,同比增长18.98%,比2024年全年总票房超出12.87亿元。这份成绩单由《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南京照相馆》《731》《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等一部部国产新片和海外电影共同书写。数据的背后,有国产电影值得肯定的进步,是观众对国产电影品质的认同和鼓励。
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国产电影面临一系列新命题:习惯了碎片化信息的观众,接受电影这一“长叙事”的耐心从何而来?面对众多便捷且低廉的娱乐方式,众多沉浸感更强、更具社交属性的文化消费,电影不可替代的优势何在?……电影供给的主要矛盾已不是缺不缺、够不够,而是好不好、精不精,能不能精准匹配观众不断变化的需求。
近期涌现的优质电影,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文者,贯道之器也。”一部电影的价值,首先由其所传递的价值观所决定。《南京照相馆》书写7个普通人“威武不能屈”的抗战史诗,传递“团结守护不能忘却的历史真相”的主题。导演申奥笃信,电影就是一个时代的影像见证,创作者必须谨慎对待历史观的表达。《志愿军》三部曲创作了5年,在2023—2025年国庆节接续上映,许多年轻人追了3年。一名小学生向导演陈凯歌建议:“《志愿军》如果有第四部,应该叫《志愿军:开创未来》。”尽管面对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格局,尽管面对线上与线下、空间叙事与时间叙事、无限的信息流与有限的注意力之间的激烈竞争,共同的记忆、情感、梦想与追求,依然是广大观众在审美上的最大公约数,依然是好故事觅得知音的秘诀所在。因为只有思想上精神上的吸引力、凝聚力,才是真正内在的、强大的、持久的。
“不日新者必日退”。电影要“破圈”,创意要率先“破圈”。《西游记》一次次被改编,人人心中都有一支取经队伍。《浪浪山小妖怪》为“西游”找到新的打开方式,以“小人物”视角、全新叙事架构,让当下观众找到了自己。《唐宫夜宴》由舞蹈IP衍生为我国首部拥有“龙标”的虚拟现实电影,在海外多个国家及地区展映。借助VR设备,观影者“走进”盛唐宫殿,沉浸在触手可及的场景中,与诗词、歌舞、建筑等传统文化交互。时代在变,观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喜好和需求也在变,但电影最本质的艺术规律没变,电影创意植根社会实践的创新法则没有变。因为电影也是“人类知识的总和”,与科技进步、社会变迁同步的电影,与观众同呼吸的创作者,自会拥有层出不穷的创意。
一部电影,已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跟着电影去旅游”“跟着电影品美食”“跟着电影做科普”……电影,成了新的流量入口,成为推动消费串珠成链的重要一环。从上海国际电影节到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从暑期到国庆假期,“票根经济”成为消费新引擎。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授权衍生单品超800款,线下展览、主题快闪餐厅等实景娱乐项目延续至消费市场。《罗小黑战记2》全国1000家主题影城快闪店及线上商城售出超14万件周边衍生品,北京朝阳公园旗舰快闪店10天内总体客流量超过15万人……“电影+”推动电影产业从传统的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不断进阶。
120年前,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在北京前门的丰泰照相馆里。这部与国粹京剧结合的戏曲片宣告,中国电影一经问世,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120年后,我们更加确信,中国电影之所以不一样,关键在于中国故事的不一样,中国电影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作为“文化名片”的电影,生动展示国家民族的形象;作为“文化底片”的电影,显影历史文化的传统;作为“文化芯片”的电影,刻印民族精神的密码。
一部电影,就是一颗文化种子。14亿多的观众,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在这一切的滋养下,一颗颗文化种子必将长成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