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10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双方就多个方面达成共识。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教授郑安光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此次会晤为近期动荡的中美关系起到关键领航定向作用。美方已意识到遏制中国难以奏效。双方求同存异是必由之路,和平共处是必然结果。
中美元首会晤在金海空军基地举行,历时约1小时40分钟。习近平表示,中国的发展振兴同特朗普总统要实现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是并行不悖的,中美两国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经贸应该继续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而不是绊脚石和冲突点。并强调,对话比对抗好。
特朗普称赞习近平是“伟大国家的伟大领导人”,同时表示,美中关系一直很好,将来会更好。期待明年早些时候访华,并邀请习近平访问美国。
会晤结束后,特朗普返程途中在空军一号上告诉记者,中美双方已商定,美对华“芬太尼关税”从20%降至10%,对华关税将维持在47%的水平,且稀土问题“已经解决”。
对于釜山会晤,特朗普给出高度评价,称如果满分10分,他会打12分。而且,特朗普甚至使用了“G2”字眼。有鉴于此,郑安光认为,此次会晤的作用主要是战略性的,特朗普此番表态意味着美方意识到打压遏制不会让中国屈服,反而使自己骑虎难下。两国和平共处不是选项,是必然结果。求同存异是必由之路。
习近平在与特朗普会晤时强调,中国两国国情不同,难免有一些分歧,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时而也会有摩擦,这很正常。面对风浪和挑战,两国元首作为掌舵人,应当把握好方向、驾驭住大局,让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平稳前行。我愿继续同特朗普总统一道,为中美关系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也为两国各自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