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韩国热议中韩元首会晤成果
2025-11-3 07:57
环球报
1209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11月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对韩国的国事访问返回北京。离开釜山时,韩国外长赵显等高级官员到机场送行。这是时隔11年中国国家主席再次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韩国总统李在明就任后中韩元首的首次会晤。习近平在同李在明举行会谈时指出,中韩是搬不走的重要近邻,也是分不开的合作伙伴。建交33年来,两国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积极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实现了相互成就、共同繁荣。事实证明,推动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始终是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韩国各界持续热议韩中元首会晤成果,认为两国关系重新回归务实合作,双方领导人以“加强沟通、深化合作”的积极姿态,释放出韩中关系回暖的明确信号。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分析认为,此次中韩元首会晤标志着两国关系不仅在经济层面恢复合作动力,也在政治与安全领域重启沟通机制,为地区外交格局注入新的稳定力量。

95分钟会谈“气氛温暖融洽”

当地时间11月1日下午,韩国总统李在明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州博物馆举行会谈。

习近平指出,中方重视中韩关系,对韩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愿同韩方加强沟通,深化合作,拓展共同利益,携手应对挑战,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为地区和平与发展提供更多正能量。

习近平就开辟中韩关系新局面提出4点建议:一是加强战略沟通,夯实互信根基;二是深化互利合作,拉紧利益纽带;三是提升国民感情,促进民心相通;四是密切多边协作,共促和平发展。

习近平强调,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李在明表示,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时隔11年再次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次访问对韩中关系意义重大。韩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愿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动双边友好合作关系得到更大发展。中国“十五五”规划明确了未来5年的经济发展方向和重点,韩方愿加强对华互利合作,维护产供链稳定,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韩方支持中方主办2026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愿同中方加强国际和地区事务的沟通和协调,共同促进地区和全球的和平发展。

据韩联社报道,当天的韩中元首会谈持续约95分钟。韩国总统室相关人士透露,会谈全程气氛温暖融洽。报道还提到,当晚举行的欢迎宴会提供了两国人民自古以来都喜爱的饺子类美食,以及在中国备受欢迎的韩国料理等。总统室表示,此举意在通过两国间有交集的美食,强调双方借助食物进行“味道交流”的历史,表达希望韩中友谊得以延续的寓意。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郑继永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国家主席时隔11年对韩国的国事访问具有里程碑意义,既是对李在明政府“务实外交”的回应,更是中韩关系从低谷回升的关键节点。在中美博弈、东北亚局势复杂的背景下,此次访问释放出维护地区稳定的强烈信号。

韩国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院长、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黄载皓2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国家主席此访既是两国关系解冻的信号,也表明中国重新将韩国视为战略对话伙伴。尤其在当前形势下,元首外交已成为缓解两国关系紧张的最佳途径,两国领导人的高层互信将引领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新飞跃。

中韩关系回暖的时间线

1日,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双方经贸、金融、农业、执法、科技等领域合作文本交换仪式。韩媒称,这些合作文本包括1份正式协议与6份谅解备忘录,其中包括延长自2009年以来一直有效的韩中货币互换协议、合作应对跨境电诈以及2026-2030年经济合作共同计划等。新加坡《联合早报》称,其中最受关注的是货币互换协议,为期五年,总额达4000亿元人民币。韩国总统室指出,此举有助于稳定两国金融与外汇市场,促进贸易和投资往来。

据《韩国日报》等媒体报道,韩国国家安保室室长魏圣洛1日就韩中元首会谈成果介绍称,通过李在明政府以国家利益与实用为基础的对华外交,实现了韩中关系的全面修复。两国元首通过此次会谈就“使韩中关系发展切实有助于民生与和平问题”达成共识。魏圣洛还说,今后将继续保持韩中关系发展的势头,让国民能够切身感受到实质性的成果。

《韩民族日报》称,此次韩中元首会谈最具体的成果体现在“民生”领域。李在明的“务实外交”路线图体现在优先推动民生和经济领域合作,让两国民众切实感受到获利,从而为关系恢复积聚动力。韩国国家安保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梁甲勇(音)认为,为了使(韩中关系)恢复第一步更加坚实,有必要通过明年年初李在明回访展开进一步互动。

“韩中关系是地区和平稳定的核心支柱。”黄载皓表示,韩中合作越是深化,越能修复受损的多边经济合作机制。两国合作可成为弥合南北半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政策鸿沟的桥梁。

自李在明6月就任韩国总统后,中韩两国高层互动频繁。韩媒称,李在明就职仅6天就与中国领导人通电话。此后,韩国前议长朴炳锡率特使团在8月24日中韩建交33周年纪念日持李在明亲笔信访华,韩国现任议长禹元植赴华出席九三阅兵,韩国外长赵显于9月17日访华。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称,由于11月1日是两位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外界预计他们会在庆州优先建立初步联系,之后再在后续会谈中投入更多时间探讨各类关切议题。

对于中方将于明年11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韩国也表现出积极态度。韩国韩中联合会会长、韩国龙仁大学中国学系教授朴胜赞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韩中两国可通过今年及明年的APEC会议,加强双边协调,与其他成员共同巩固自由贸易体系,抵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韩国作出政策调整

针对韩方“全面修复韩中关系”的表述,郑继永表示,李在明政府在高层沟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取得的成果,可视为“务实外交”的阶段性胜利。但“全面”仍存疑问:安全领域隐忧未消。

一些外媒提到,首尔正面临在北京及其主要盟友华盛顿之间进行平衡的考验。韩国《中央日报》表示,在庆州举行的APEC会议期间,李在明先后与美中元首举行会晤,这凸显他正在形成的外交政策轮廓——以美韩同盟为韩国安全基石,同时寻求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来重振韩国经济。

该媒体还点出韩国政策的变化。报道称,李在明的顾问将其外交策略描述为“对美聚焦安全与经济,对华聚焦以民生为中心的合作”。这一表述改写了过去将防务与经贸分别绑定美中两国的传统模式,并体现出韩国的双重考量:既希望通过多元化降低经济依赖,又要深化与美国的同盟架构。

《韩民族日报》社论认为,当前韩国政府面临的根本课题,是如何在重新调整韩美同盟的同时,与中国建立稳定关系。正如李在明在会谈中所言,韩中经济合作正从“垂直分工结构”转向“水平合作结构”。在这一背景下,若驻韩美军角色从“防御韩国”转变为“牵制中国”,韩中关系势必面临新的挑战。

郑继永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韩务实合作具备诚意与基础,同时挑战不容忽视。韩国国内反对党掣肘、安全议题上的分歧、国内反华氛围若被裹挟,可能使两国关系重回“和而不热、冷而不僵”的状态。未来关系走向,取决于安全信任赤字的化解及韩国能否平衡对外依赖,这些仍需持续观察。

【环球时报赴韩国特派记者 邢晓婧 王聪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黎枳银 环球时报记者  李迅典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韩雯】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