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广播公司11月2日文章,原题:失败如何塑造了人类与北极的关系 “人类的伟大就是勇气的伟大,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在1926年人类首次抵达地球最北端之前,几代人都梦寐以求征服山舞银蛇的极北之地。临近人类首次抵达北极百年纪念之际,人们再次记起了那些功败垂成但勇气可赞的探险者的故事。
危险的科研前线
在真正踏上北极之前,人类对那片未知之地的想象天马行空——有人认为那里是无边的开阔海洋,有人相信它是空荡荡的“地壳”,甚至有人幻想那是人类的起源地。各国都在争夺前往“地球最北点”的荣耀,这场竞赛一度成为全球焦点……
1926年5月12日,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终于摘得桂冠。尽管存在一定争议,但多亏他的努力,近百年后的人们才确知北极位于北冰洋中央,被冰雪覆盖,北极成为教科书的一页。然而,在这场胜利之前,无数失败的尝试与牺牲的故事早已埋没在冰雪之中。
“那些远征既有鲁莽的冒险,也带着理性的科学探索。”斯瓦尔巴博物馆馆长艾斯泰因·马库松说。该博物馆位于斯瓦尔巴群岛,岛屿在挪威本土与北极之间,是极昼极夜、北极熊和永冻土的世界。其首府朗伊尔城因地理位置最北、又能为探险者提供后勤支持,成为19世纪以来北极探险的重要出发点。
17世纪,斯瓦尔巴群岛是欧洲捕鲸中心。北极的残酷环境使得船员们在出海前,常带上家乡的泥土或苔藓,放入提前备好的棺木以求“落叶归根”。18世纪初,俄国猎人开始在此全年狩猎。彼时,这里依旧是危险的科研前线。
热气球的残骸
1861年,瑞典地质学家诺登舍尔德率队北上,却因驯鹿逃跑而失败。20世纪初,摩纳哥亲王资助多次极地考察,越来越多探险家被吸引而来。
在所有失败的探险中,瑞典工程师萨洛蒙·安德烈的热气球计划最令人扼腕叹息。1896年,因风向不利,他的首次热气球尝试被迫取消。1897年,他带着摄影师尼尔斯·斯特林堡和工程师克努特·弗兰克尔再次尝试,然而,起飞后,他们就失去了联系。
33年后,挪威探险队偶然发现了热气球残骸和3人的遗体。安德烈等人的日记揭示了残忍真相:在上升过程中,他们用来控制方向的牵引绳缠绕在一起,导致气球失控。随着气球继续向北飘移,雨雾让气球结冰,在飞行仅65小时后,他们不得不迫降。3人随后徒步400公里,历时3个月抵达克维托亚岛,最终在严寒中殒命。斯特林堡的相机底片在冰封数十年后仍被成功冲洗,无声诉说着那段悲情往事。3人的遗体被运回瑞典安葬。17年后,斯特林堡的未婚妻安娜·夏利尔去世,她被火化后葬于爱人身畔。
美国报业巨头沃尔特·威尔曼随后登场,他5次尝试乘飞艇北上,同样无功而返。1906年,他的报社投入7.5万美元建造法式飞艇,测试表现出色,抵达北极起点后引擎却自毁。1907年,威尔曼资助的新飞艇在暴风雪中坠毁,仅飞行3小时。此后15年,威尔曼多次重返挪威,继续尝试征服北极。
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及其团队的征途也并非一帆风顺。他在1925年的第一次飞行中因飞机起落架损坏被迫放弃。第二次从新奥勒松起飞时,飞行仅数小时就紧急迫降,距北极仅251公里。队员们在冰原上砍冰筑跑道,才得以生还。
英雄的悲歌
正是这些失败与勇气,为人类后来的成功铺平了道路。1926年5月12日,阿蒙森与意大利工程师翁贝托·诺比莱驾驶飞艇飞越北极,终于实现人类的梦想。
然而,阿蒙森这位征服南北两极的英雄,最终仍以悲剧收场。1928年,诺比莱独自起航前往北极,但飞艇坠毁在冰原上。史上最大规模的北极搜救行动随即展开,出动22架飞机、15艘船和1500人。阿蒙森也加入救援,却在6月18日失踪,他的飞机坠入特罗姆瑟与熊岛之间的海域,至今杳无音讯。
“如果你知道那里多么壮丽……那就是我想死去的地方。”阿蒙森在最后的信中写道。
“阿蒙森象征着民族的勇气与自信。”马库松说,“他成为‘挪威力量’的象征,也为极地探险写下了新的篇章。从今天来看,探险者们既不是愚者,也不只是英雄,正是那些失败,成就了阿蒙森最终征服南北两极的成功史诗。”(作者贝丝·蒂明斯,立夏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