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2025-11-5 07:24
环球报
1034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习近平指出,今年以来,中俄关系锚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目标,在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中笃定前行。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中俄关系,是双方的战略抉择。我同普京总统在莫斯科和北京两次会晤,就中俄关系中的战略性、全局性问题深入交流,作出新的谋划和部署。双方要保持密切协调,落实好我同普京总统达成的重要共识,着眼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中俄合作的蛋糕做好,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此前一天,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杭州同米舒斯京共同主持中俄总理第三十次定期会晤。欧洲《现代外交》网站称,对米舒斯京此次访华,克里姆林宫称“非常重要”。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所副所长赵隆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俄之间形成了以元首会晤为战略引领和政治保障,以总理定期会晤及其框架下的各类分委会为推进机制的多层协调体系,为新型大国关系和大国合作提供了有益经验。双方视彼此为最优先的合作伙伴,加强各领域合作、共同应对外部挑战,已成为推动中俄关系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俄方:会见“氛围热烈,时长超过原定计划”

4日,习近平在会见米舒斯京时强调,双方要稳步扩大相互投资,开展好能源、互联互通、农业、航空航天等传统领域合作;挖掘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业态合作潜力,打造新的合作增长点;密切人文交流,让两国社会各界更多人士参与到中俄友好合作的事业中来。前不久,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对中国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中国将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定不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方愿同俄方一道,推动中国“十五五”规划同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更好对接,不断造福两国人民。

米舒斯京在会见中转达普京总统对习近平主席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米舒斯京表示,祝贺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成功举行,相信中国一定会顺利实现“十五五”规划建议确定的目标,取得更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两国元首今年两次会晤,对俄中关系发展作出战略规划,巩固了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方愿同中方一道,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深化经贸、科技、能源、农业、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密切人文交流,加强多边协调配合,推动两国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4日报道称,俄罗斯代表团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与俄总理的会见“氛围热烈,时长超过原定计划”。《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称,俄中双方不仅讨论了经济问题,还探讨了人文交流,包括教育、文化和科技领域。

俄《消息报》同日报道称,这并非习近平主席今年首次与俄罗斯代表会面。2月,中国国家主席会见了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7月,中国国家主席又会见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共青团真理报》称,中国是俄罗斯的主要贸易伙伴,同时两国政治接触也定期进行。今年,俄中元首已举行两次会晤。

俄罗斯知名东方学家、外交官弗拉基米尔·扎哈罗夫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俄中关系已在政治、经济和地缘战略等领域全面深化,体现出最高层级的战略伙伴关系与政治互信。

“俄罗斯与其他任何国家都未达成如此多的协议”

俄《共青团真理报》称,4日,中俄两国共同发表《中俄总理第三十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其中特别提到,双方商定利用俄国际跨越式发展区优惠政策推动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建设中俄农业合作试验示范区。公报还指出,两国将深化机械设备、汽车和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并推动投资项目落地,并重视在航天领域的双边合作。

俄媒还注意到,联合公报中提及,俄中双方商定继续改善贸易结构,挖掘电子商务、农产品、中间品等双边贸易增长点。积极开展智慧海关合作,持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持续开展口岸合作,共同采取措施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口岸工作制度,提高口岸通行效率。

俄《消息报》援引该国政治学者维克托·皮罗任科的话报道称,通过扩大贸易规模和调整贸易结构,俄中到2030年将贸易额提升至3000亿美元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皮罗任科表示,俄罗斯迫切需要提高由原油、木材、农产品等原料加工而成的成品和深加工产品的出口占比,“俄罗斯食品在中国享有良好声誉且需求旺盛:它们被认为环保且营养价值高”。俄罗斯科学院中国和现代亚洲研究所研究员亚历山大·叶尔绍夫强调,俄中贸易存在规模提升的潜力。两国曾实现过这一目标:2019年,两国贸易额接近1110亿美元,2023年则超过2400亿美元。

《消息报》还表示,目前,俄中两国在多个领域推进约80个大型投资项目,总金额超过2000亿美元。俄罗斯各地区与中国各地方已签署117项直接合作协议,俄罗斯与其他任何国家都未达成如此多数量的协议。据俄罗斯塔斯社4日报道,俄副总理兼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尤里·特鲁特涅夫在谈到远东俄中联合投资项目时称:“就目前正在落实的项目而言,数量相当多。在我们共同工作期间,投资项目增加了11倍。”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李勇慧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关于经济发展目标的顶层设计,与俄罗斯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有广阔的进一步对接空间,主要体现在两国经济合作的提质升级,以及合作广度和深度的拓展。比如,在新兴科技领域,数字经济将成为两国合作的重点突破方向,包括跨境电商平台建设、打造中俄物流干线等务实合作可能成为新增长点。

中俄战略协作的世界意义

俄媒还注意到,在两国联合公报中,双方商定就北极问题开展合作,包括提高北极航行安全、极地船舶与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北极航道货运量并提高其相较其他国际海运路线竞争力等方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泉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北极航线因为通航条件越来越符合商业运营需要以及在运输成本和地缘安全性等方面优势明显,在中国海运风险和陆运受地缘安全因素影响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其价值迅速凸显,而中国无疑在市场、投资、基建、管理等方面是俄罗斯最具实力和最可靠的合作伙伴之一。

据《俄罗斯报》报道,俄中两国将联合培养极地水域专业人才,相关备忘录已在米舒斯京访华期间签署。俄罗斯交通部长尼基京表示,签署这份备忘录旨在“为提升北极水域航行安全水平、保障船员生命安全、保护世界海洋中这一特殊敏感冰盖区域的海洋环境创造条件”。

俄媒还注意到,两国发布的联合公报提到,双方将始终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上坚定相互支持。李勇慧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当前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中,中俄关系的稳定发展是两国的战略抉择。中俄两国彼此坚持相互支持,尤其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立场坚定,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中俄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中俄关系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高度的战略互信,同时两国经济合作也在提质升级,持续涌现新的增长点。中俄保持战略协作关系,密切协调沟通,能够共同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为当前维护世界稳定与和平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赵隆表示,在当前外部环境剧烈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阶段,全球权力与战略格局正快速重构。中俄都需要通过高水平、高频次、全方位的战略协作来应对外部挑战与压力,维护自身的发展与安全空间。这也是中俄双方的战略选择。中俄战略协作的意义早已超越双边范畴。中俄深化战略协作,既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契合世界各国对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期待。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隋鑫 环球时报记者 陆泽楠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 文远】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