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11月的马尼拉尼诺伊·阿基诺国际机场,长龙从海关窗口蜿蜒至安检口,八成是说着中文的旅客。
菲律宾电子签证11月3日正式上线——“24小时申请、4天出签”,看似是赴菲之路的一次大松绑。
但现实却让许多华人直呼:签证是快了,心却更累了。
电子签降门槛?其实是“省时不省心”
“以前得排半个月队,现在在家填表就能搞定。”刚拿到电子签入境的李先生说。但这份“便利”并不便宜——478元的签证费,比去年的团队签贵一倍;只限马尼拉、宿务口岸入境,停留最多14天,不能延期、不能转换。
想多玩几天?抱歉,得另办签证。
“这不是便利,是‘短线红利’。”王女士无奈地说,“还没玩够,就得回家。”
更令华人心寒的,是政策的双重标准。印度、越南等国游客免签30天;中国游客却要交钱、交材料、还得接受严格审核。
“同样是游客,为什么中国人总得多掏一份心?”
一句话,道尽无奈。
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纷纷免签吸客的当下,菲律宾的电子签更像是“不情不愿的妥协”。有华人讽刺道:“人家免签是真请客,菲律宾这叫‘先收门票,再端笑脸’。”
机场长龙与“小黑屋”:便利背后的灰色通道
电子签一出,机场客流暴涨。入境大厅长龙密密麻麻,队伍中不少人提着国内来的特产。
“以前出海关二十分钟,这次排了快一个小时。”李先生苦笑。
但真让人焦虑的,不是排队,而是那间“小黑屋”。
而这个所谓小黑屋里坐满了中国人,
一个航班至少打掉10个中国人“指标”!
据多位旅客反映,近来被叫去“补查”的多为中国人。理由五花八门——
行程单不符、酒店太少天、签证有续签记录……
一位往返菲中多次的商务客坦言:“材料再全,也架不住他们怀疑的眼神。”
更夸张的是“索贿潜规则”卷土重来。
有旅客因带了几包干货被罚款,最后不得不塞了2000比索。
“现在他们见到中国护照,眼神就亮了。”
有网友调侃:“电子签证让申请更快了,‘海关通关费’也更贵了。”
在菲律宾混迹多年的老华人总结得透彻:
“在这儿,钱能解决的问题不算问题;但没钱,连解释都是错的。”
“便利陷阱”:菲律宾的短视算盘
电子签原本是为刺激旅游,但对华人而言,便利成了“玻璃门”——看得见,过不去。
长滩岛、巴拉望、薄荷岛这些美景依旧,但在游客眼中,“被尊重”比“好风景”更重要。
“泰国免签,笑脸迎人;菲律宾收费,还板着脸。”一位网友说得直白。
事实是,菲律宾想吃到中国游客的“流量红利”,却舍不得放下身段。
“又要流量,又要优越感”,这种算盘打得太响。
旅游业讲究的是口碑,不是套路。电子签确实让更多中国人走进马尼拉,但也让更多人决定——“下次不来了。”
便利要真心,尊重才长久
夕阳下的马尼拉湾依旧灿烂,可那份温柔景色,已挡不住游客心中的阴影。
电子签原是一次双赢契机,却被功利思维消耗殆尽。
菲律宾想要留住中国游客,靠的不是更快的签证系统,而是更真诚的态度。
毕竟,“路在脚下,去哪都行;心若寒了,再美的海也不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