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农副产品重视市场定位,潮流展品颇具情绪价值,进博会参展商与中国市场同频共振
2025-11-7 07:07
环球报
533

【环球时报记者 王冬 马晶晶 涂蕾 陈子帅 陶震】举办8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每年都会吸引大量跨国企业CEO,政府、国际组织及行业协会的代表,以及组团而来的中小企业主,今年也不例外。很多参展商提及,中国发展的确定性、开放的确定性是他们相信中国、投资中国的理由。

“每一次都能感受到明显变化”

6日上午,位于农业展览区的澳大利亚国家馆正式开馆。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唐方睿在开馆仪式上表示,今年的澳大利亚展馆面积史上最大,中澳经贸合作潜力巨大,2024年澳大利亚和中国双边贸易总额达到3120亿澳元,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

《环球时报》记者看到,展区内,海产、酿酒、乳业等澳大利亚特色产品的展位被众多观众紧紧围住。位于第一个展位的澳大利亚莫里海产品公司经理弗格森告诉记者,近年来,洞察到中国市场的消费转型趋势后,他们与很多澳大利亚海产品同行开始通过创新供应链体系与精准市场策略,加速开拓中国市场。

“我们进入中国市场已超过十年。最初主要通过每周固定发往上海大宗货物运输。但随着中国电商市场的快速发展,我们近两年开始调整策略:专门针对小家庭和年轻消费群体推出小包装、便捷型高端海鲜产品。”弗格森还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三次参加进博会,“每一次都能感受到明显变化。进博会这种跨界交流为产品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在哥伦比亚国家馆入口,浓郁的南美咖啡香气令不少参观者驻足品尝。哥伦比亚咖啡商加里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过去中国消费者习惯传统饮品,但年轻一代正逐渐形成新的消费习惯。我们观察到,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消费动机正从‘功能需求’转向‘体验追求’,这对我们的品牌定位至关重要。”

跨国企业CEO再聚首

中国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顶层设计,使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日益显著。为把握这一机遇,众多跨国企业高管齐聚进博会以更深入地洞察中国市场。

继2024年后,奥迪全球CEO高德诺再次现身进博会。他表示,很高兴再次来到中国,与奥迪中国管理层一同参与本届进博会。“每次到访,我都能亲身感受到中国市场的蓬勃活力。”高德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扎根于中国本土生态,使我们能够与供应商直接协作,极大地加快了研发和市场响应速度。同时,本地化合作也带来了显著的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

作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资轮胎制造商,固特异已经在中国开展了30多年的业务。固特异亚太区总裁黄锦松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表示,他关注到像宇树机器人、深谋科技等中国创新企业不断涌现,“中国的技术突破推动了新质生产力发展,并为外国企业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这种由规模、效率和集成供应链驱动的态势为跨国公司提供顶尖研发人才、共同创新伙伴关系和庞大市场。对于固特异来说,这意味着未来移动出行解决方案领域的众多合作机会。”

瑞士空气净化品牌艾可爱尔全球首席执行官弗兰克·克利斯提·哈姆今年也现身进博会现场。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全面取消外资准入限制,并持续推出稳外资、优服务的政策,展现了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从情绪消费到银发经济

进博会消费品展区历来都是观察年轻消费趋势的重要窗口之一。据悉,本届消费品展区面积高达8.4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家企业参展。

《环球时报》记者来到这一展区看到,不少颇具情绪价值的潮流展品引发年轻人的“打卡”。展区入口处,凌美展台上多款联名产品礼盒引发一众年轻消费者驻足。凌美中国区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的目标客群聚焦在中国18—35岁年轻群体,如今这一群体对于‘情绪价值’的需求日益显著,我们也看中了这一特点,策划出多款IP的限量联名产品。”

与此同时,针对“银发一族”的消费产品在展区内也受到大量关注。家居家电展区专门打造了银发经济展示平台,松下、宜家等展商推出“银发”主题产品,多样化适老产品提升了老年人生活品质。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