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涉叙利亚制裁,中方“不得不”弃权
2025-11-8 06:44
环球报
470

【环球时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薛丹 环球时报记者 李迅典】联合国安理会6日通过第2799号决议,决定将叙利亚政权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以及叙政权内政部门负责人阿纳斯·哈塔卜从“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制裁名单中移除。由美国起草的决议草案获得14票赞成。中国投了弃权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6日在安理会表决调整涉叙利亚制裁决议草案后作解释性发言,对决议未能回应有关各方合理关切表示遗憾。

傅聪表示,中方主张,安理会应当充分考虑叙利亚反恐和安全形势、有关调整可能带来的复杂影响,统筹考虑叙利亚长远利益和现实需要,妥善回应有关各方合理关切,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慎重作出决策。“刚刚付诸表决的决议草案未能体现上述原则和精神,中方不得不投下弃权票。”傅聪说,提案国并未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在安理会成员仍存在较大分歧的情况下,为服务自身政治议程,强行推动安理会采取行动。

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沙拉将于10日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今年5月,沙拉在利雅得首次与特朗普会晤。据法新社报道,沙拉领导的“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曾隶属于“基地”组织。今年7月,该组织被美政府从恐怖组织名单上移除。

《环球时报》记者曾驻叙利亚多年,目前观察,叙利亚尚处于政治过渡阶段,安全形势脆弱,大批外国恐怖分子仍严重威胁当地以及国际和平与安全,其中包括盘踞在叙境内的“东伊运”分子,而叙政权领导人曾与这些极端组织存在复杂关联。记者认为,是否完全切断与“东伊运”等恐怖组织的联系,是当前中国发展对叙关系、提供对叙支持的重要前提,中方投出弃权票,既表达了自身关切和担忧,也给今后对话留存了空间。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李伟建7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据了解,中国已多次通过外交渠道与叙政权沟通,反复提醒其重视反恐工作,但对方未积极回应,甚至出现提拔被列为恐怖分子的人员担任高级官员的情况。李伟建表示,中方坚持任何进展都应建立在充分重视反恐关切的基础上,并非反对解除对叙制裁或阻碍其与国际社会融合。“本次草案磋商中,中国等国家曾提出将反恐内容纳入决议的合理建议,但草案提案国美国未采纳这些意见,也未对草案进行相应修改。”

值得注意的是,安理会“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制裁委员会列名清单中仍有80多个实体和250多名个人,针对这些实体和个人的旅行禁令、资产冻结、武器禁运等措施依然有效。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