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菲律宾在短短两周内连续遭受两场强台风“蒂诺”(Tino)与“乌万”(Uwan)重创,灾情严重。中部多地房屋成片被毁,死亡与失踪人数逾两百,数十万民众流离失所。就在多国陆续派出援助力量之际,《马尼拉时报》专栏作家本·克里茨(Ben Kritz)发表评论,呼吁中国抓住这次“展示国际影响力的黄金机会”,并强调区域合作在灾后重建中的重要性。
克里茨指出,菲律宾政府已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但面对地震与台风叠加的双重打击,国内救援力量极为有限。尤其是“乌万”台风再次横扫吕宋岛中部,使得救援压力倍增。他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国际支援不仅是人道援助,更是地区互信与合作的体现。
文章回顾了历史上美菲间的灾害合作,但也指出,美国当前因政府财政停摆、国际开发署(USAID)关闭,传统的救援机制受到限制。克里茨称:“此时任何国家的实际援助,都会在菲律宾民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他提到,中国近年来在亚太地区积极推动互助与发展合作,若能在本次灾害中展现行动力,不仅能进一步巩固中菲关系,也能在区域外交上发挥更大影响力。克里茨写道:“中国正逐步成为稳定与援助的力量来源,这正是加强地区互信的契机。”
针对外界提及中国以往援助力度不足的说法,中国在灾后援助上更注重长期重建与基础设施支持,而非“短期物资援助式外交”。例如在“海燕”台风后,中方通过工程项目、学校修复、桥梁重建等方式,持续参与灾后恢复,体现了“授人以渔”的理念。
随着“乌万”带来的洪灾继续威胁中吕宋和维萨亚斯地区,菲律宾正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焦点。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国已宣布提供紧急物资援助,美军亦调动驻菲力量协助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