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贸易大国,“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有序扩大数字领域开放”。在素有全球小商品贸易“风向标”之称的义乌,上个月,以数字贸易为核心的第六代市场——全球数贸中心,正式开业运营。商户们和世界做生意的方式变了吗?面向“十五五”,商户们在新的市场里,又将迎来怎样的机遇?
义乌被称为“世界超市”,一家市场有3700多家商铺,利用数字地图,就能快速找到想要的商品和店铺。
“数字地图”只是义乌“数字化”的缩影。在这里,记者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人。

记者:您好,现在生意怎么样?
外国主播 萨尔玛:生意很棒,现在线上有1000多人,过去1个小时我们卖出了500多个订单。我是走播,一家一家地推广产品。义乌的产品非常受欢迎,大家都喜欢这里的品质和价格。

和五年前比,义乌商户做生意的方式变了。商户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坐在店里,碰运气,等客人,而是开直播、拍视频,通过这个市场的万兆光网和跨境数据传输专线,通过数字,把生意做到全世界,从“坐商”,变成了“云商”。而一笔笔订单背后,离不开义乌市场数字贸易生态的进化升级。

记者:您好,能问一下门口的那个八种语言的广告片是您自己说的吗?
经营户 刘曼曼:八国语言不是我说的,是借助AI翻译的。
记者:它会自动去把你的嘴型修改成那个语言的嘴型吗?
经营户 刘曼曼:是的,看着就很真实,也会有很多的外国游客看了广告片进来。

在全球数贸中心,随处可见AI生成的宣传片、AI设计的产品,AI赋能真实地发生在每个经营户的身上。

经营户 季瑞欣:他是我们之前英国的客人,说想把耳环上面加一点元素,大概过了半秒钟之后就生成出来了,以前我画图可能要花两天,建模要建三天。

商户们告诉记者,为了让大家尽快适应新的贸易方式,市场里每天都会开展各式各样的培训。培训已经开始了,还不断有商户进来。
五年前,义乌还是传统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大家的生意都靠面对面采购。语言和物理空间的限制拉低了贸易的效率。2020年,义乌商城集团成立了大数据分公司,推动实体市场数字化转型。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大数据有限公司首席市场官 郑晓明:我们把6万多个实体商铺搬到了线上,整合了全球17个电商平台到义乌,形成了一个数字电商生态集群;开发了13项AI商贸应用,并引导经营户用AI降本增效地卖货。6万多个经营户,有半数的在利用AI、全球社媒以及电商平台在推广自己的商品。

眼下,大数据分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开发新的应用。预计今年底,数字人直播、AI智能导购等新功能就将上线。面向“十五五”,更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全面推进;“义支付”平台实现全球收付“即点即达”;数字化供应链平台联通国内外仓储物流专线,构建“世界货、义乌拼、发全球”的贸易新优势。

义乌商城集团全球数贸中心分公司副总经理 朱幸平:未来的五年,义乌一定是以义乌的“全球数贸中心”和“第六代市场”的配套为核心,从传统的实体市场向数字化市场跃迁。未来的义乌市场不仅仅是一个“买卖全球”的实体市场,更是一个用数字技术去赋能全球贸易的战略高地。
义乌年轻外贸人的生意经
穿梭在全球数贸中心,记者听到客商感慨最多的一句话——“义乌变了”。变化到底是什么?在数贸中心几天的采访中,记者找到了答案。新市场中,“商二代”“创二代”“新生代”经营主体占比超过一半,自主品牌商户达57%。
年轻创业者继承了义乌的实干基因,也为这座不断迭代的市场加入了时代新想象。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去认识几位义乌年轻的外贸人。
24岁的何涛,外婆和母亲都从事毛绒玩具生意,他却一度对“接班”充满抗拒。
义乌第六代市场经营户 何涛:天天守着店面,等着客户上门来的“坐商”这种模式,我觉得这个很枯燥,我想着我长大以后不想这样子在店里做。

大学毕业后,何涛去了传媒公司工作。2024年,家里代工生意的利润越来越低,何涛决定,回家,创品牌。然而,有了品牌,卖的还是原来的产品,他很快就遇到了现实的打击。

义乌第六代市场经营户 何涛:整个三个月,销售零业绩,很惨。

转机,来自巴掌大的“娃衣”。毕业于服装设计专业的何涛,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亲手制作了第一件娃娃衣服。为打响品牌知名度,他开始在社交平台拍摄外贸主题短视频,并有了新的身份——社交平台博主,生意也逐渐有了起色。
义乌第六代市场经营户 何涛:我最火爆的时候是7天加了2000号客资。当时我手机都静音了。

在新市场里,像何涛一样用新思路闯市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90后的店主黄子轩,正在开发一款AI设计平台,用效果图替代初步实物打样。

义乌第六代市场经营户 黄子轩:通过AI生图的款来接订单,我们一看挺有效的,想着说同行或者说跨行业的,有这样需求的也一定会有,就想把整个的服务拓展到义乌的当地市场去。

眼下,在新品牌汇聚的全球数贸中心,义乌商品正在颠覆全球客商的认知,逐步走向“品质化”和“品牌化”。对于即将到来的“十五五”,这些年轻的外贸人也有自己的新目标。
义乌第六代市场经营户 何涛:未来五年,我们将借助全球数贸中心这个平台,利用好AI和跨境直播这两个方式,让义乌货从“贴牌货”变成“全球都认可的产品”,让我们的IP乘着数字贸易的东风走向全球。
义乌第六代市场经营户 朱贺:我希望大家能够打破对中国制造或者是对义乌制造的固有的一些成见。
义乌第六代市场经营户 骆妍霏:希望中国制造能够更加有品牌力和话语权。
义乌第六代市场经营户 陆静蕾:我希望外国人提到我们中国是带有温度、有设计、有自我思想的一个品牌的集合。
义乌第六代市场经营户 叶真成:让中国品牌走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