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史海回眸】“熊出没”困扰日本一个世纪
2025-11-14 07:11
环球报
808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13日,日本秋田县秋田市千秋公园被限制进入,公园内已立上熊出没的警告牌。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熊害问题,日本警方当天还成立了“捕熊特别工作组”,首次使用步枪捕杀熊。

近日,美国政府也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向在日本北部的美国人发出“野生动物警报”——小心熊。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政府很少因为野生动物问题向美国公民发出示警,但这次,美国政府称,日本部分地区的熊出没事件和袭击事件有所增加,尤其是人口稠密地区附近。今年,日本多地接连发生熊袭击人事件,已被相关部门认定为“事态异常”。据日本官方统计,截至10月28日,2025年全国因熊袭击死亡的人数已达13人,这一数字创下自2006年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历史上,日本多次经历严重“熊害”,还曾出动自卫队捕杀熊。

1961年自卫队首次出动

早在20世纪初,日本就有熊害事件发生,如北海道1915年的三毛别事件造成7人死亡,北海道1918年的沼田町熊袭击事件造成5人死亡。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随着战后经济复苏,日本人口增长、农业扩张,日本人的社会活动不断向森林延伸,熊害进一步肆虐。尤其是在北海道,当地政府战后强推“综合开发计划”,使森林覆盖率大幅下降。加上北海道原本自然条件较好,熊数量众多,自然也就成了熊害重灾区。

因当地村落无力独立处理熊害,只能请日本自卫队支援。据记载,自卫队第一次出动处理熊害是1961年9月。在北海道松前地区,有棕熊破坏农作物,当地居民请求支援。根据日本《自卫队年鉴》记载,海上自卫队函馆基地派出了3名队员,他们携带5支猎枪,执行了为期5天的任务。最大规模的一次出动是在1962年,因为北海道标津町古多糠村的连环袭击事件。当时因为气候原因,棕熊的主要食物严重减少,于是多头棕熊频繁闯入村落,吃掉家畜,多名猎人接连遇害。一位73岁、曾猎杀63头熊的老猎人在巡查陷阱时遭熊从背后偷袭身亡;其子为父报仇进山追踪,也遭熊从背后袭击重伤。此外,一名有经验的猎人在市区附近被熊袭击身亡。短短数月,当地损失18头牛、5匹马、3只羊,村民恐慌至极,天黑即闭户不出,整日战战兢兢。

于是,北海道地方政府请求救灾援助。日本陆上自卫队派出24名队员携武器进驻村落。因法律限制,自卫队初期仅负责巡逻与接送学童,但当地人称“人的生命难道还没有法律重要?”在这样的压力下,自卫队开始猎熊。自卫队曾采用毒饵诱杀策略——先在棕熊可能出没的湿地投放掺毒猪肉,发现毒饵被翻动后,立即出动形成包围圈,并逐步缩小范围。最终人们在河边发现一头因中毒身体虚弱、正在饮水的棕熊,队员将其击毙。此次行动共捕杀25头棕熊。

社会舆论多次转向

但北海道地区的熊害并未彻底消失。1963年11月,北海道带广市发生熊害,当地猎人组织狩猎行动。北海道请求支援,自卫队派出18名队员、5辆吉普车、5台无线电台,协助猎人处理熊害。1965年,在北海道标津分屯地,自卫队员在护送学童途中遭熊袭击,当场用手枪将熊击毙。

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自卫队共因熊害出动8次。20世纪60年代,日本私家车尚未普及,许多家庭依赖步行或公共交通出行,使用自卫队车辆接载成为保障儿童安全的重要形式。不过在驱熊过程中,环保人士也向地方政府投诉,要求不杀死熊。

为系统控制熊害,北海道政府于1966年正式实施“春季棕熊驱除制度”,允许在非狩猎期对棕熊展开针对性捕杀。由于春季当地有积雪,熊踪清晰,人们的追踪效率极高,在捕杀政策下,北海道的棕熊数量迅速下降。据统计,到20世纪80年代末,熊群的数量一度降至十年前的1/10,社会舆论便开始转向——担忧“棕熊可能灭绝”。在此背景下,1990年北海道废止“春季棕熊驱除制度”,政策重心从“控制数量”转向“保护共存”。此后,棕熊种群稳步恢复,过去30年间,北海道棕熊数量约翻了一倍,目前已接近1990年的两倍水平。然而,熊害事件也随之变多,其速度甚至远超其数量变化。过去10年,北海道农业损失金额增加约3倍,熊进入人类生活区的事件频发,多名自卫队员因被熊袭击受伤。2018年到2023年,一头代号为OSO18的棕熊吃掉了60多头牛,人们抓了5年,才将其找到击毙。

“放熊归山”让熊群不断扩大

有专家分析,今年熊害严重的原因,也在于部分地区长期推行“放熊归山”的保护政策,使得熊群规模不断扩大,其栖息地逐渐向人类生活圈扩张。

长时间以来,在日本,人与熊之间如何相处一直是一个问题。对于今年异常严重的日本熊害,有报道称,除了气候异常导致熊的主食大量减少,饥饿的熊被迫下山觅食,还因为人类栖息地与森林之间界限模糊,熊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近几十年来,日本乡村人口大减,特别像秋田这样的地区,其人口在2024年已不到90万,连续11年成为日本人口最少的地方。当地的年轻人都去了城市,农田被荒废,曾经起到缓冲作用的近郊林地变成了熊的新家。

不少监控画面拍到母熊带小熊一起下山觅食,这意味着新一代熊正将人类活动区视为常规觅食地——熊不再害怕人类,有媒体称,日本社会正迎来一个“人熊共存”的时代。随着熊的活动范围与人类生活区界限日益模糊,日本“熊害”正呈现常态化的趋势。(宋海博)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